[实用新型]拖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7399.3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乐可祥;陈存裕;陈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兴船厂 |
主分类号: | B63B21/56 | 分类号: | B63B21/56;B63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拖船系统,特别是一种将船舶从水中拖上岸或将船舶拖送至水中的拖船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在航行时由于触礁或碰撞导致船舶损伤后,需要将船舶拖上岸后方可对其进行维修,传统的做法是:将拉索的一端与位于水中的船舶连接,在岸上通过牵引机构拖拽拉索的另一端,使船舶上岸。在拉船的过程中,船舶与地面产生巨大的摩擦,致使船舶破损严重;而且在拖拽的过程中,船舶本体会发生形变,导致船舶的各项系数发生改变,影响船舶的使用性能,这种拖拽船舶的工作,多数还是利用人力来完成的,费时费力。
船舶在岸上或船坞内建造或维修后需要送入江海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小型船只在下水时,在船体下放很多气囊,船体下滑时,与船体接触的气囊发生滚动,使船体向前移到前一气囊上,通过气囊的不断交替直至船体进入水中。由于气囊的承载力小,这种使船下水的方式只适合较小的船只,具有一定局限性;为了使气囊产生滚动,就不能对气囊进行约束,致使船体下滑的安全性变差。
大型船舶下水一般都是通过斜面船台滑道滑动,这种船舶下水下滑船台由滑道和滑脚组成,船舶建造或维修时船体两侧被支墩支起,将钢壳木质滑脚绑缚在船底,在完成工作下水前同时去掉所有支墩使船体通过滑脚落到滑道上,放开拉的绳索或阻绊装置,船舶在重力向下分力的作用下向下滑移,滑移速度很快。船舶下水船台铺设有两条有一定斜度的混凝土面或钢面滑道,滑脚木质面和滑道面对偶,对偶面间的摩擦系数大,为了能够使船舶顺利下滑,大都在船舶下水滑道上表面制作一层腊面,再在上面涂敷很厚的一层润滑脂,用于减小滑动摩擦力和减少产生的摩擦热。这样在船舶下水前需用大量的人在几百米长的滑道上灌制蜡层和涂敷润滑脂,工作量很大,每次需要消耗大量的润滑脂,人工费用和使用润滑脂的费用很高,特别是大量的润滑脂被带入江海中,污染水域,所以这种在船舶下水滑道上直接涂敷润滑脂的方式已经被环保部门和城市治污项目列为取缔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省时省力、在不损伤船体的前提下将船舶从水中拖上岸或者将船舶拖送至水中的拖船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拖船系统,包括一端延伸至水中的纵导轨和设于纵导轨上的至少两个用于托船的船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托结构包括其下部具有车轮的车体和设于车体上的用于与船体的下表面相贴合的顶升平台,所述的车体上设有用于驱动车轮沿纵导轨滚动的驱动结构一,所述的车体上设有用于驱动顶升平台垂直升降的驱动结构二,本拖船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驱动结构一和驱动结构二工作或停止的集控室,所述的集控室位于纵导轨远离水源的一端上,所述的集控室与相邻的船托结构通过连接臂相连接。
本拖船系统中,集控室的下部设有车轮,该车轮在导轨上滚动,在连接臂的作用下集控室与船托结构同步沿导轨移动,连接臂的长度可调节,可用于控制集控室与船托结构之间的距离。当有船舶需要被拖上岸时,工人在集控室内进行操作,控制驱动结构一工作,使驱动结构一推动车体向水源方向移动。当车体移动到水中且位于船舶的下方时,集控室控制驱动结构一停止工作,集控室控制驱动结构二工作,顶升平台上升后与船体的下表面相贴合,驱动结构二停止工作。此时集控室再控制驱动结构一,使驱动结构一带动车体沿导轨向河岸方向移动,将船舶拖上岸。当集控室控制驱动结构二工作,使顶升平台下降后,工人对船舶进行维修。将上面的操作顺序反过来操作,可将修好的船舶运回到水里去。本拖船系统的结构设计合理、拖船时减少工人操作、省时省力,而且在不损伤船体的前提下进行,不影响船舶的设计参数,有效延长了船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拖船系统中,所述的驱动结构一包括若干设于车体下部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纵导轨相垂直设置,上述的车轮套设于该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的集控室内设有液压油柜,所述的液压油柜通过进油管和回油管与所述的液压马达连接,所述的进油管上设有液压油泵。
当车体需要移动时,液压油泵开始工作,将液压油柜中的液压油从进油管内输送至液压马达处,液压马达工作,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车轮转动,实现车体在导轨上移动,从液压马达内出来的液压油经回油管返回到液压油柜内。该结构能实现对液压油的循环使用,节约能源,液压马达功率大,可托运大型船舶。
其中,纵导轨的数量为六条且相互平行设置,将液压马达排成六排,分别位于六条不同的纵轨道上,每排液压马达的数量为4至1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兴船厂,未经浙江合兴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7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坞门座起重机靠持架装置
- 下一篇: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