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急电源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6565.8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8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强 |
主分类号: | H02J9/04 | 分类号: | H02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电源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电源控制系统,具体涉及单相应急电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越是信息化、现代化,就越依赖于电力。然而,电力故障具有突发性,即使电网设施再先进,意外的断电也在所难免。从企业及工业、民用建筑使用情况来看,仅仅靠公用电网还远远不够,必须具备应急供电系统(Emergency Power Supply,简称EPS)。其重要性是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确保提供所需的应急电力,以有效降低因为断电而造成的损失,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安全提供保障。因此,EPS也被称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电源控制系统,其能在短时市电中断时提供应急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应急电源控制系统,包括市电输入端;市电输入端依次通过市电电压检测电路、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单片机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还通过转换开关连接至电源输出端;市电输入端还依次通过整流滤波电路、充电电路、蓄电池、第一电压电流检测电路连接至单片机控制电路;蓄电池还通过逆变电路连接至转换开关;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电压电流检测电路连接至反馈控制电路;反馈控制电路还通过驱动电路连接至逆变电路;市电输入端还连接至转换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与反馈控制电路间还设有第二滤波电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间还设有第一滤波电路。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还连接有声光报警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应急电源控制系统,其能在短时市电中断时提供应急电源。
反馈控制电路能通过第二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对逆变电路的电压、电流输出进行监控。
反馈控制电路能通过驱动电路调节逆变电路的电压、电流输出。
单片机控制电路能通过模数转换电路、市电电压检测电路对市电输入端的电压状态进行监控。
单片机控制电路能通过第一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对蓄电池的电压、电流输出进行监控。
单片机控制电路能通过转换开关来控制市电供电还是蓄电池供电,能在短时市电中断时提供蓄电池应急电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应急电源控制系统,包括市电输入端1;市电输入端1依次通过市电电压检测电路2、模数转换电路3连接至单片机控制电路4;单片机控制电路4还通过转换开关5连接至电源输出端6;市电输入端1还依次通过整流滤波电路7、充电电路8、蓄电池9、第一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0连接至单片机控制电路4;蓄电池9还通过逆变电路11连接至转换开关5;逆变电路11的输出端还通过第二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2连接至反馈控制电路13;反馈控制电路13还通过驱动电路14连接至逆变电路11;市电输入端1还连接至转换开关5。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2与反馈控制电路13间还设有第二滤波电路15。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0与单片机控制电路4间还设有第一滤波电路16。
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4还连接有声光报警电路1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急电源控制系统,能在短时市电中断时提供应急电源。
反馈控制电路13能通过第二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2对逆变电路11的电压、电流输出进行监控。
反馈控制电路13能通过驱动电路14调节逆变电路11的电压、电流输出。
单片机控制电路4能通过模数转换电路3、市电电压检测电路2对市电输入端1的电压状态进行监控。
单片机控制电路4能通过第一电压电流检测电路10对蓄电池9的电压、电流输出进行监控。
单片机控制电路4能通过转换开关5来控制市电供电还是蓄电池9供电,能在短时市电中断时提供蓄电池9应急电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强,未经吴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65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