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6301.2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路朝辉;李成;郗锦乐;王泽群;杨学兵;陈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0 | 分类号: | E04G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建筑物 二次 结构 预制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建筑物二次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文明施工和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特别在一些重要的大型建筑项目中,管道管线错综复杂,穿墙洞口成百上千,按照常规方式砌筑穿墙洞口,现场切割量大,洞口定位随意性大,对质量控制和文明施工极为不利,且后期开洞,容易造成作业面污染,开洞后还需人工处理以及填缝,而且存在破坏墙体稳定性的隐患,增加垃圾清理工作量。
建筑物二次结构是指在一次结构(指主体结构的承重构件部分)施工完毕以后才施工的,是相对于承重结构而言的,为非承重结构,围护结构,比如构造柱、过梁、止水反梁、女儿墙、压顶、填充墙、隔墙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管线设计综合布置图,确定洞口定位,并根据定位在砌筑排砖时能预留位置,方便砌筑施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面污染,减小了材料浪费,同时保证质量,减少返工率,节约工期,且可达到降本增效目的的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具有如下构成:
该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上设置有通孔。
该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中,所述的本体为长方体本体,所述的通孔为贯穿所述的长方形本体两端的圆孔。
该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中,所述的圆孔贯穿的长方形本体两端的距离与所述的建筑物二次结构的厚度相同。
该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中,还包括通孔套管,所述的通孔位于该通孔套管内,所述本体为浇注成型于该通孔套管外的混凝土本体。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由于其包括预制的本体,且本体上设置有通孔,使得在利用该预制套管结构进行二次结构施工时,能够根据管线设计综合布置图,确定洞口定位,并根据定位在砌筑排砖时将该预制套管结构砌入预留位置,形成管线洞孔,从而方便砌筑施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面污染,减小了材料浪费,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也能有效保证质量,减少返工率,节约工期,可达到降本增效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包括本体1以及所述的本体1上设置有通孔2。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本体1为长方体本体1,所述的通孔2为贯穿所述的长方形本体1两端的圆孔2。所述的圆孔2贯穿的长方形本体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的建筑物二次结构的厚度相同。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还包括通孔套管3,所述的通孔1位于该通孔套管3内,所述本体2为浇注成型于该通孔套管3外的混凝土本体2。
在实际应用中,制造该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时,先根据二次结构的设计要求确定预制套管结构的外形尺寸,根据外形尺寸制成外边框,然后将通孔套管放入外边框中,再在通孔套管和外边框之间浇筑混凝土,定型后,去除外边框,就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建筑物二次结构的预制套管结构的制造。
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对于“安全文明施工标化工地”的规范化要求,缩短施工工期,节约经济成本。特别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结构预制套管。该预制套管操作方便,便于倒运且施工简单,避免了把大量时间浪费在现场砌块切割,洞口定位,设计排砖上,节省了人工,且保证了工程质量,不仅如此,套管预制不在施工作业面进行,可在现场随意指定预制区,既不会污染作业面又不会占用太大场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节约经济成本的效果。
在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套管结构的情况下,后期对洞口的补填费用主要来源于人工费用、材料费用、二次搭设架体费用,现以一个具体项目为例,常规方法需投入的费用如下:
①堵洞人工费:
需穿墙洞口:12850个,以洞口大小均为300mm为例,一个人工平均每天堵洞8个(忽略需分次补实的工艺要求),零星堵洞价格200元/工日。则:
¥人工=12850×200/8=321250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6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