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元分列式智能燃气脉冲吹灰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33760.5 | 申请日: | 2013-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1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凯迪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分列式 智能 燃气 脉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元分列式智能燃气脉冲吹灰系统,可作为一种锅炉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锅炉吹灰系统多采用多点共用混合点火,使用机械式旋转分配器为吹灰点分配混合气的工作模式,旋转分配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磨损、卡滞等机械故障,分配器的故障会引起整个吹灰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这种吹灰模式一般配气和混合点火系统与脉冲发生器的爆燃气管路距离过长,长达十几米,会降低爆燃气威力,影响吹灰点的清灰效果,浪费可燃气体资源。且空气供给系统采用压缩空气,空气压缩机提供的空气源含有一定的水分,而且风压过高,容易造成点火失败,空压机集中供气会因空压机故障而造成整个系统停机的风险。故急需设计一种分列式吹灰系统,在配气系统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且可降低维修工作量及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设计一种输气距离近、实现单元分列式吹灰的智能燃气脉冲吹灰系统。
技术方案:一种单元分列式智能燃气脉冲吹灰系统,包括乙炔供应系统、空气供应系统、程序控制系统、混合点火系统及吹灰动力系统,所述空气供应系统设有n个配气控制柜,每个配气控制柜内设有漩涡气泵、点火器及接线端子,所述混合点火系统设有m个混合点火单元,所述m与n数量相等,每个混合点火单元设有一个混合装置及点火装置,所述吹灰动力系统设有p个脉冲发生器,每个脉冲发生器出口处设有喷嘴,所述p的数量为n的两倍,所述乙炔供应系统经各分支燃气管道分别与每个混合点火单元的混合装置乙炔入口连通,在各分支燃气管道上设有乙炔流量控制阀,所述每个配气控制柜内的漩涡气泵出气口经分支空气管道与与之对应的混合点火单元的混合装置空气入口连通,所述分支空气管道上设有空气流量控制阀,所述每个混合点火单元的混合装置出气口经混合气管道与同一混合点火单元的的点火装置入口连通,所述点火装置上的点火头与与之对应的配气控制柜内的点火器电气连接,所述每个混合点火单元的点火装置出气口分别经分支爆燃气管道与吹灰动力系统中与之对应的两个脉冲发生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乙炔供应系统至少包括一个乙炔瓶、所述乙炔瓶与乙炔集气箱进气口连通,乙炔集气箱出气口经各分支燃气管道分别与每个混合点火单元的混合装置乙炔入口连通,所述乙炔集气箱上设有乙炔电接点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乙炔集气箱底部还设有排水阀。
优选的,在乙炔集气箱出口处的总燃气管道上还设有阻燃器。
优选的,在每个分支空气管道上空气流量控制阀后部还设有两个空气逆止阀,在每个分支燃气管道上乙炔流量控制阀后部依次设有两个乙炔电磁阀及两个乙炔逆止阀。
优选的,在每个混合点火单元的点火装置上还设有哑炮检测装置。
优选的,在每个混合点火单元的点火装置底部还设有排水阀。
优选的,喷嘴为曲面定向喷嘴。
进一步优选,n为8~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简化管路布置,减少漏气隐患,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减少管路系统的维修量,吹灰系统布置形式为分散式树枝状管路分布,燃气管路由乙炔瓶输送至集气箱,由集气箱输送至燃气主管路,燃气主管路由下至上布置,然后树枝状分散输送至每一受热层面的配气装置;每两个脉冲发生器配置一套配气点火装置,配气和混合点火系统与脉冲发生器的爆燃气管路距离不超过6米,大大缩短了爆燃气输送距离,提升了爆燃气威力,爆燃气管路短,节约可燃气体30%以上,且配气控制柜和混合点火单元布置在两个脉冲发生器的中间位置。可实现单个脉冲发生器爆燃,也可实现两个脉冲发生器同时爆燃。空气气源供应系统采用分组涡旋气泵供气方式提供空气源:即一台涡旋气泵给两台脉冲发生器提供空气源且与脉冲发生器就近布置,风量、风压稳定,供风柔和,空气源干燥,结构紧凑,利于形成合理的空燃比,利于点火成功,故障率低;且避免了空压机集中供气因空压机故障而造成的整个系统停机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个分支吹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凯迪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凯迪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3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