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919.1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力;符洋;李乔森;于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6 | 分类号: | B63B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槽形舱壁钢质门 安装 过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槽形舱壁上钢质门安装处的过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船舶及海洋平台的建造中,因为设计及船型的需要,货舱和生活区的舱壁一般设计为槽形。在槽形舱壁上安装门的传统做法是,在需要开门的槽形舱壁上局部换板。也就是将舱壁开孔后将普通钢板焊接到舱壁上。然后在普通钢板上开孔,将门安装上去。但这种方法不仅影响美观性、增加了重量,又由于,槽形舱壁的凹凸结构与钢板的焊接而造成焊接角度小,焊接难度大,且容易产生积水,更不利于日后的清理。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可以实现从槽形舱壁凹凸表面向平面的过渡,实现门的平面安装。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用于固定安装钢质门于槽形舱壁的装门孔上,所述装门孔具有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其中,所述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包括:
过渡面板,与所述装门孔相配并与所述装门孔的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固定连接,且过渡面板的四面连为一体;以及
过渡腹板,安装于所述过渡面板的四面的内壁上,且过渡腹板的四面是以垂直于所述过渡面板的四面而向所述装门孔的中心延伸设置。
上述的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其中,所述过渡面板和/或所述过渡腹板为角钢板。
上述的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其中,所述过渡面板和/或所述过渡腹板为T型钢板。
上述的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其中,所述过渡腹板位于邻近所述槽形舱壁的内壁或外壁或中间位置。
上述的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其中,所述过渡面板的四面之间为圆弧连接。
上述的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其中,所述圆弧的半径为150mm。
上述的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其中,所述槽形舱壁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一总宽度,所述过渡面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槽形舱壁的总宽度。
上述的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其中,所述过渡面板的板厚大于或等于所述槽形舱壁的材料的厚度,所述过渡腹板的板厚大于或等于所述槽形舱壁的材料的厚度。
上述的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板与所述槽形舱壁之间、所述过渡腹板与所述过渡面板之间分别为焊接固定。
上述的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其中,所述过渡腹板的板高为150mm。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揭示的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可以实现装门处,从槽形舱壁凹凸表面向平面的过渡,实现门的平面安装。且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容易实现。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部分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槽形舱壁
200 过渡结构
201 过渡面板
202 过渡腹板
300 装门孔
D 槽形舱壁的总宽度
L 过渡腹板高度
S 过渡腹板厚度
R 角隅圆弧
d 预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在图1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用于固定安装钢质门于槽形舱壁的装门孔上,所述用于槽形舱壁钢质门安装的过渡结构包括:过渡面板以及过渡腹板。
所述过渡面板,安装于所述装门孔的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上且四面连为一体;过渡腹板,垂直安装于所述过渡面板的四面上并四面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过渡面板、过渡腹板构成的过渡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将槽形舱壁的凹凸结构与钢板直接焊接而造成焊接角度小,焊接难度大,容易产生积水以及不利于日后的清理等缺陷。
参见图1、图2、图3、图4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体燃油舱透气管防溢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多轮压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