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输液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9317.0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煜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煜翔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随身携带、自由移动的便携输液架。
背景技术:
医院用的吊瓶输液架有的是固定在病床或座椅的上方,有的是带有较重的固定支腿,可以直接立在床或座椅旁边的地面上,这类输液架的缺点是不方便移动,输液的病人如果要上卫生间,则需要另外一个人帮忙,从输液架上取下吊瓶,高高举起,一直跟在病人的旁边,这很不方便,而对于那些输液期间没有人照顾的病人来说就更不方便了,甚至无法上卫生间。还有一些小孩在吊水时经常哭闹,需要大人抱起并来回走动安抚才能安静下来,但现有的输液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在医院的输液大厅里,常常坐满了输液的人,还有许多人因为没有座位和输液架,要排队等很长时间才能等到可以输液的座位,这耽误了很多人的时间,也不方便病患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便携输液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输液架,包括“T”型吊瓶悬挂架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为空心结构,所述下支撑杆上半部分套装在上支撑杆内部,所述上支撑杆上端呈镰刀形结构,镰刀形结构的另一端与“T”型吊瓶悬挂架的竖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设置有长度可调的固定带。
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通过长度调节孔和紧固装置固定在一起。
在所述“T”型吊瓶悬挂架的横杆两端设置有吊瓶悬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下支撑杆从上支撑杆中抽出一部分,当达到所需要的高度时,调节紧固装置,使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高度固定,同时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的固定带固定在病人身上,因此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输液时不占地方,方便病人走动、去卫生间,经济实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撑杆上端呈镰刀形结构,方便了家长带婴幼儿输液,使用时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家长的身上,可以抱起婴幼儿来回走动安抚使其安静,效果极佳。
3、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站着输液,减少了排队等位置的时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于在医院的输液大厅中使用。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在不同类型的医院或门诊使用,极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经济价值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便携输液架,包括“T”型吊瓶悬挂架1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杆2和下支撑杆5,上支撑杆2为空心结构,下支撑杆5上半部分套装在上支撑杆2内部,上支撑杆2和下支撑杆5之间通过长度调节孔4和紧固装置7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支撑杆2上端呈镰刀形结构,镰刀形结构的另一端与“T”型吊瓶悬挂架1的竖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上支撑杆2和下支撑杆5上设置有长度可调的固定带3,在“T”型吊瓶悬挂架1的横杆两端设置有吊瓶悬挂钩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下支撑杆5从上支撑杆2中抽出一部分,当达到所需要的高度时,调节紧固装置7,使上支撑杆2和下支撑杆5的高度固定,同时将上支撑杆2和下支撑杆5上的固定带3固定在病人身上,因此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输液时不占地方,方便病人走动、去卫生间,经济实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在不同类型的医院或门诊使用,极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经济价值可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煜翔,未经徐煜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9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