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抗菌复合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8138.5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少林;殷翔芝;杨乾明;乔冠娣;苏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丝利得茧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2 | 分类号: | B32B15/02;B32B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抗菌 复合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荧光抗菌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服装的抗菌、保健、手感、品质、美观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地提高。竹炭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抗菌性能的纤维材料,同时竹炭纤维具有超强的吸附性能,能够吸附人体排出的分泌物和有毒气体,达到防腐、防臭、吸附异味的功效,再加上竹炭纤维的吸湿快干使内衣与皮肤保持相对干爽的状态,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荧光面料广泛应用于高档工装和休闲服装面料,采用高档FDY或DTY长丝与精梳纯棉沙线交织而成,采用3/1或4/1的斜纹组织使得布面的涤纶浮点远多于棉,而棉浮点集中于背面,具有优异的外观效果。银纤维面料具有优良的防辐射、抗菌、除臭效果,且透气性好,广泛应用于服饰、家纺、医用等方面。
目前,常用的单层面料一般采用一种织物加工而成,因此往往功效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多服装多功能性的要求。针对上述单层面料所存在的问题,目前采用多层复合方法提高面料的综合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多层复合方法将一种荧光面料引入抗菌面料,开发一种既具有高效抗菌性能表面又兼具荧光效果的复合面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荧光抗菌复合面料,包括由一层由荧光面料构成的面层、由银纤维面料组成的中间层和由竹炭纤维面料构成的底层;或者包括由一层由荧光面料构成的面层、由竹炭纤维面料构成的中间层和由银纤维面料组成的底层。所述面层、中间层和底层之间采用热熔黏合法结合或者采用直接缝制法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竹炭纤维面料、银纤维面料和荧光面料进行组合使用,可以综合利用三种面料的各自性能,实现复合面料的兼具抗菌和美观效果,开发刚档次产品,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荧光抗菌复合面料包括荧光面料面层(1)、银纤维面料中间层(2)和竹炭纤维面料底层(3),面层(1)、中间层(2)和底层(3)之间采用热熔黏合法或者直接缝制法结合在一起。其中,面层(1)为由DTY长丝与精梳纯棉沙线编织而成机织斜纹织物。采用这种三层复合结构的抗菌面料,既具有高效抗菌性能又兼具外观装饰效果。
一种荧光抗菌复合面料也可由荧光面料面层(1)、竹炭纤维面料中间层(2)和银纤维面料底层(3)复合而成。
上述复合面料的制造方法为:首先分别制备面层、中间层和底层,其次,将加工好的面层、中间层和底层采用采用热熔黏合法或者直接缝制法结合在一起,得到所需的复合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丝利得茧丝绸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丝利得茧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8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