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引流导管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5368.6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绪国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引流 导管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材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引流导管固定在病人身上的固定器。
背景技术
一次性引流导管是一种常用的医用管道,它使用时插入病人体内,并用于引出病人体内的血水等积液。同时,插管时需要在病人体表的皮肤上固定一个专门的固定器,该固定器用于将上述医用管道与病人体表的皮肤相对固定。目前,广泛采用的一次性引流导管固定器主要有两种结构:
第一种为卡子锁紧式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的固定器包括卡子1和软质的固定器本体2,其中固定器本体2由硅胶制成,并由圆盘部2a和管状部2b构成,其中圆盘部2a上开有透气孔;所述管状部2b位于圆盘部2a的中心孔处,其下管口与圆盘部2a垂直固定。
同时,所述管状部2b外壁的下部开有环形槽,该环形槽用于套装所述卡子1。
采用上述结构的固定器来固定引流导管时,先通过敷帖将圆盘部2a固定在病人的体表,然后锁紧所述卡子1,从而使软质的管状部2b变形,进而使管状部2b内孔中的引流导管很好地与固定器本体1固定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结构的固定器能够很好地使引流导管的插入端与病人体表的皮肤保持垂直,这样既能减少引流导管与病人体表接触处的创面,又便于引流。但是,这样固定器不能固定引流导管未插入体内的引流端,不仅使该端易摆动,而且容易对伤口产生拉扯。
第二种为螺纹锁紧式结构,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的固定器由弯管体3、内管体4和外管体5构成,其中弯管体3由弯管部3a和圆盘部3b组成,其中弯管部3a的一个直管端与圆盘部3b的上表面垂直固定,并在圆盘部3b上开有透气孔。所述内管体4使用时装在弯管部3a的另一个直管端内,而所述外管体5与弯管部3a的另一个直管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后,使内管体4的变形部压紧引流导管,从而将引流导管与本固定器相对固定在一起。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结构固定器的优点和缺陷正好与第一种完全相反,即:可以很好地定位引流导管的引流端,但不能使引流导管的插入端与病人的体表保持垂直。
为了能使引流导管的插入端与病人体表的皮肤保持垂直,同时又可以很好地固定引流导管的引流端,本案的申请人于2013年3月8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名称为“引流导管固定器”的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20105704.6。如图3所示,上述引流导管固定器包括紧固件6和硬质的固定器本体7,其中固定器本体7包括圆盘部7a、管状部7b、第一定位部7c和第二定位部7d,其中管状部7b位于圆盘部7a的中心孔处,其下端口与圆盘部7a垂直固定;所述第一定位部7c的下端与管状部7b上端固定,该第一定位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7d的一端垂直固定,且第二定位部7d的另一端悬空,并且第一定位部7c和第二定位部7d为半径相同的半圆管状结构。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上述专利申请所描述的结构还是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圆盘部7a上的中心孔用于供引流导管穿过,那么穿设和移除引流导管时就很不方便,当引流导管的长度较长时更加不方便,操作费时费力;
2、由于第一定位部9c和第二定位部7d为半径相同的半圆管状结构,在使用紧固件6紧固引流导管时不是很牢靠,引流导管容易产生松动和移位,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引流导管固定器,欲能便于穿设和移除引流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引流导管固定器,由紧固件(8)和硬质的固定器本体(9)构成,其中固定器本体(9)包括圆盘部(9a)、连接部(9b)、第一定位部(9c)和第二定位部(9d),其中连接部(9b)及第一定位部(9c)均呈竖直设置,该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圆盘部(9a)的顶面固定,连接部的上端与第一定位部(9c)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二定位部(9d)呈水平设置,该第二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部(9c)的上端固定,而第二定位部(9d)的另一端悬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部(9a)上开有一个U型槽(9e),该U型槽贯穿圆盘部(9a)的顶面和底面;所述连接部(9b)为半圆管状结构,该连接部的位置对应所述U型槽(9e)的圆弧段,且连接部(9b)的直径与该圆弧段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二定位部(9c、9d)均为瓦状结构,这两个定位部的圆弧半径与所述连接部(9b)的半径相同,且第一定位部(9c)的轴心线与连接部(9b)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而第一定位部的开口朝向所述U型槽(9e)的槽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绪国,未经李绪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5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面膜
- 下一篇:一种可分离式气管插管口咽通气道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