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液压锤自动卸荷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4848.0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2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7/46 | 分类号: | B21J7/4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液压 自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液压锤自动卸荷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用电液锤在国内锻造行业使用较为常见,拥有易于操作、控制,性价比高等优点。电液锤普遍工作负荷大,工作环境又较为恶劣,对元件的可靠性要求高。系统流量大,目前最大已接近2000升/分,对系统的阀件、冷却系统、管路系统都具有破坏性。油缸的运行速度快,锤杆活塞在打击时速度超过9米/秒,这在普通的液压系统中是难以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电液锤的功耗和故障率都会大大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电动液压锤自动卸荷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电动液压锤自动卸荷控制装置不够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动液压锤自动卸荷控制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动液压锤自动卸荷控制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液压锤自动卸荷控制装置,包括滤波整流电路、集成芯片和自动卸荷控制电路,所述自动卸荷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交流继电器、第二直流继电器、第三直流继电器、第四直流继电器、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二时间继电器、第一霍尔开关和第二霍尔开关,电源连接所述滤波整流电路,所述电源和所述滤波整流电路之间设置有常开开关;
所述自动卸荷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滤波整流电路,所述第一交流继电器包括第一先断后合转换触点、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直流继电器包括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三直流继电器包括第三常开触点和第三线圈,所述第四直流继电器包括第四常开触点、第五常开触点和第四线圈,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包括第一延时断开常闭触点和第五线圈,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包括第一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和第六线圈,
所述第三常开触点的两端连接卸荷电路;
所述第一常开触点与所述常开开关并联;
所述第一延时断开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一线圈串联连接组成第一串联电路;
所述第一延时闭合常开触点、第二线圈和第四常开触点串联连接组成第二串联电路;
所述第三常开触点和第三线圈串联连接组成第三串联电路;
所述第五线圈与所述第五线圈和第五常开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所述第一先断后合转换触点的常开触点与所述第一并联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先断后合转换触点的常闭触点串联一个热敏电阻,所述第一先断后合转换触点、第五线圈、第六线圈、第五常开触点;和热敏电阻组成第四串联电路;
所述第一霍尔开关与第一磁控电阻连接组成第五串联电路,所述第二霍尔开关与第二磁控电阻连接组成第六串联电路,所述第四线圈与所述第二磁控电阻并联;
所述第一串联电路、第二串联电路、第三串联电路、第四串联电路、第五串联电路和第六串联电路均并联连接;
所述集成芯片设置所述滤波整流电路和所述自动卸荷控制电路之间,所述集成芯片的两端并联两个电解电容。
更进一步的,所述集成芯片为AN7824芯片。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晶闸管和与所述晶闸管串联的第一电阻,所述晶闸管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所述自动卸荷控制电路并联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动液压锤自动卸荷控制装置带压运行的时间大幅度地降低,降低了电液锤的功耗和故障率,当电液锤装入这一装置后,可节省大量的电能,设备的故障率也可大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电动液压锤自动卸荷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的第三常开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电动液压锤自动卸荷控制装置,包括滤波整流电路1、集成芯片2和自动卸荷控制电路,自动卸荷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交流继电器31、第二直流继电器32、第三直流继电器33、第四直流继电器34、第一时间继电器41、第二时间继电器42、第一霍尔开关51和第二霍尔开关52,电源连接滤波整流电路1,滤波整流电路1包括整流桥和与整流桥并联的滤波电路,电源和滤波整流电路1之间设置有常开开关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4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