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蓝牙免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1617.4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8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飞;陈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2 | 分类号: | H04B5/02;H04R1/10;H04B1/60;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汤才祥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蓝牙 免提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蓝牙免提组件。
背景技术
蓝牙免提,也称车载蓝牙或车载免提,车载蓝牙系统中的蓝牙技术是从手机的蓝牙技术延续下来的,拥有相同的发射系统。蓝牙免提只是以无线蓝牙技术为基础而设计研发的车内无线免提系统。主要功能为在正常行驶中用蓝牙技术与手机连接进行免提通话,已达到解放双手,降低交通肇事隐患的目的。
蓝牙免提的功能就是自动辨识移动电话,不需要电缆或电话托架便可与手机联机;如果车载蓝牙技术和整个汽车的音响都配套,在使用的时候,有蓝牙功能的手机和汽车的音响搭配在一起,方便车主在来电的时候可以自动切换音响的声音、静音,挂断电话时声音就自动恢复。随着驾驶安全问题受到更广泛的关注,蓝牙免提也因此而获得强大的市场支持。目前车载蓝牙是专为行车安全和舒适性而设计的。
中国专利号为ZL03273295.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蓝牙技术实现车载免提方案,系统由蓝牙主机、话筒、麦克风、汽车音响和右前喇叭组成,与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蓝牙免提。该实用新型可以利用汽车右前喇叭实现免提,但是在多人乘车时,不能保障用户的个人的隐私,减少了使用场合。
另一中国专利号为ZL200820183217.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蓝牙免提,它包括内部安装有蓝牙主机的壳体,壳体表面上有免提通话孔、显示屏、拨号键和出声孔,壳体上还连接有一个将壳体固定在汽车方向盘上的夹紧装置。该实用新型可固定在方向盘上,方便了接听电话,但是也不能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
蓝牙免提通过蓝牙无线音频传输实现手机到蓝牙或者蓝牙音箱的声音无限转换。目前市面上的车载蓝牙多为悬挂在遮阳板或卡在方向盘上等独立装置,用户通话过程中,通过该装置的扬声器将声音外放出来,方便了接听电话,却不能保障用户的个人的隐私,减少了这类蓝牙免提的使用场合,也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蓝牙免提组件,在现有的车载蓝牙装置上兼容耳机模式和外放模式,满足用户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保障了个人隐私和行车安全。使得用户在单人驾车和多人乘车的场景下可以切换不同的使用方式(外放模式或者耳机模式),方便用户的使用,满足交通法规的要求,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蓝牙免提组件,包括蓝牙母体和蓝牙子体,所述蓝牙母体包括充电接口、麦克风单元、音响单元、控制单元、通信端口Ⅰ和电池单元,各部分通过印刷电路板利用导线进行连接;所述蓝牙子体包括蓝牙耳机单元和通信端口Ⅱ;所述蓝牙子体可通过所述通信端口Ⅱ与所述蓝牙母体上的通信端口Ⅰ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可通过所述通信端口Ⅰ和通信端口Ⅱ
的连接,禁止蓝牙耳机单元的功能,并启动麦克风单元和音响单元,从而进行蓝牙免提功能;所述通信端口Ⅱ与通信端口Ⅰ分开时,控制单元可结束蓝牙免提的功能,可进行私密通话。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蓝牙母体固定在汽车内遮阳板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端口Ⅰ和通信端口Ⅱ连接时,蓝牙母体可对蓝牙子体进行充电。
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充电接口可与车载点烟器或太阳能充电系统连接,进而完成对蓝牙母体的充电。
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池单元为蓄电池,可以为蓝牙母体提供电源。
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蓄电池为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电池中的任一种。
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通信端口Ⅰ和通信端口Ⅱ为微型通用USB接口。
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蓝牙子体部分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表面设有音量按钮和开关按钮。
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蓝牙耳机单元包括:耳机主机、电源管理电路、蓄电池、超声波单元和声音控制单元。
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耳机主机设置有蓝牙传输单元,以与其它带蓝牙的电子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设置于蓝牙耳机单元内,为蓝牙耳机各部分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蓄电池,设置于蓝牙耳机单元内,用以供给该耳机主机电能;所述
蓝牙传输单元、超声波单元以及声音控制单元三个单元之间具有信号连接。
上述任意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蓄电池为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电池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1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大文件的差异同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代码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