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泪道义管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0885.4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丽;付彦江;贾心刚;邢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秀丽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泪道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手术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拉出义管的泪道义管拉钩。
背景技术:
在治疗泪道病时行鼻腔内窥镜下泪道造口术中,在鼻内镜的指引下及探针引导下,在泪囊投影区行骨壁咬切或微电钻打磨后,行泪囊粘膜切开,逆行置入泪道义管,为了防止泪囊粘连,需要将义管在造口区拉出形成U形支撑管,切开的泪囊粘膜区暴漏有限,且鼻腔狭窄,只能进入一种器械进行操作,曾经有医生用镰状刀或吸引器头将义管拉出,但镰状刀有刀刃,容易将义管割断;注:义管由硅胶管组成。吸引器头有时将义管暴露出或拉出后,由于硅胶管有弹性,容易回缩进入泪道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泪道义管拉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泪道义管拉钩,包括拉钩头,拉钩头连接的拉钩杆,其特征在于:拉钩杆的另一端连接手柄,拉钩头、拉钩杆和手柄为一体式结构,手柄外设有带有凸点的橡胶套,拉钩杆前部设有刻度线。
所述的拉钩头与拉钩杆之间的夹角为70°~ 90°,拉钩头的长度为4mm~8mm,直径为1mm~2mm。拉钩杆长度为40mm~50mm,上端直径为0.5mm~1.5mm,下端直径为1.5mm~2.5mm。手柄长度为80mm~100mm,直径为2mm~5mm。
所述的拉钩头与拉钩杆之间的夹角为80°,拉钩头的长度为6mm,直径为1mm,拉钩杆长度为46mm,上端直径为1mm,下端直径为2mm,手柄长度为96mm,直径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治疗泪道阻塞时行鼻腔内窥镜下泪道造口术中进行泪道义管置入后,在造口区形成U形支撑管时,用该拉钩可以较容易将义管拉出,并且不损伤义管。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一种泪道义管拉钩,包括拉钩头1,拉钩头1连接的拉钩杆3,其特征在于:拉钩杆3的另一端连接手柄5,拉钩头1、拉钩杆3和手柄5为一体式结构,手柄5外设有带有凸点4的橡胶套6,拉钩杆3前部设有刻度线2。所述的拉钩头1与拉钩杆3之间的夹角为70°~ 90°,拉钩头1的长度为4mm~8mm,直径为1mm~2mm。拉钩杆3长度为40mm~50mm,上端直径为0.5mm~1.5mm,下端直径为1.5mm~2.5mm。手柄5长度为80mm~100mm,直径为2mm~5mm。所述的拉钩头1与拉钩杆3之间的夹角为80°,拉钩头1的长度为6mm,直径为1mm,拉钩杆3长度为46mm,上端直径为1mm,下端直径为2mm,手柄5长度为96mm,直径为3mm。手术时,经鼻内窥镜在泪囊投影区行骨壁咬切或微电钻打磨后,行泪囊粘膜切开,逆行置入泪道义管7,经泪囊造口区进入本实用新型,将泪道义管7在造口区拉成U型,此时可通过拉钩杆3前部的刻度线2确认拉钩头1进入的位置,使手术顺利进行,泪道义管7末端在下鼻道口仍可见为度,撤出本实用新型,局部涂药,手术完毕,在手术的过程中带有凸点4的橡胶套6可以有效缓解医生手部疲劳感,减少手术失误率,该术式的优点是将鼻泪管阻塞部位及泪囊造口症状同时完成,相当于为患者做了双保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秀丽,未经王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0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皮区封闭式负压固定装置
- 下一篇:医疗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