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加热膏药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0876.5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崔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界龙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M37/00;A61P17/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7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膏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膏药帖,特别涉及一种自加热膏药帖。
背景技术
膏药是中药中外用药的一种,古称薄贴,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中医外科膏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现阶段在膏药的使用中,大都是使用将膏药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然后直接贴在患处,这种方法不利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实现增加患处对膏药中药物吸收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自加热膏药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加热膏药帖,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暖片,取暖片包括成扁平状的无纺布袋,在无纺布袋的的空腔内填充自加热原料。在无纺布袋的其中一个侧面的中心位置上通过高温粘合一块膏药。在膏药的周围设有一层黏胶,黏胶涂覆在无纺布袋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无纺布袋的两面上均设有一定数量的透气孔。在取暖片和膏药之间还设有无纺布。
所述的自加热膏药帖设置在真空密封袋内。
所述的自加热原料是由铁粉、木粉、活性炭、食盐、蛭石等合成的聚合物。当该聚合物接触空气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其放出热量的多少由聚合物与氧气的反应速度来决定。所以可通过调节无纺布袋上透气孔的大小来控制聚合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继而控制取暖片放出热量的多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加热膏药帖加工完成后,将其置入真空密封袋中,然后将真空密封袋中的空气抽空,使自加热膏药帖处于真空的环境中。使用时,撕开真空密封袋帖取出自加热膏药,若自加热原料放出的热量较多,还可在取暖片和膏药之间加设一层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膏药采用热敷,有利于人体对肌肤药物的吸收,从而大大增加疗效,且使用时较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加热膏药帖,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暖片1,取暖片1包括成扁平状的无纺布袋1a,在无纺布袋1a的两个面上均设有一定数量的透气孔1c。在无纺布袋1a的空腔内填充一层自加热原料1b,所述的自加热原料1b是由铁粉、木粉、活性炭、食盐、蛭石等合成的聚合物。在无纺布袋1a的其中一个侧面的中心位置上黏结一层无纺布3,在无纺布3上通过高温粘合一块膏药2,在膏药2的四围设有一层黏胶4,黏胶4涂覆在无纺布袋1a上。所述的取暖片1和膏药2的设置在真空密封袋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界龙,未经崔界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08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浆尾水回用零排放处理方法
- 下一篇:面部腧穴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