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可拆卸光伏组件试验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9364.7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庄飞;王启战;缪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253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可拆卸 组件 试验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试验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可拆卸光伏组件试验支架。
背景技术
PID现象是新被业界所熟悉的一种现象,由于其所带来的危害巨大,故各组件生产商、研究机构都在研究各类PID-Free组件,进行大量的PID实验。在众多研究者中主流条件是1000V负电位电压、85%RH、85℃,但是由于边框和测试设备接触,边框和内部电池间的形成的漏电流,会被边框和测试设备进行分流进而影响测试结果,另外边框和测试设备的接触也会给测试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并且现有的光伏组件PID试验支架多为固定式的结构,通用性不强,且多为竖向放置,因此不能满足一些条件下的要求,且安装和拆卸也比较麻烦;如采用传统结构,用木质架子加绝缘层,由于木质结构和绝缘层比较重,不便于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光伏组件层叠放置且方便拆卸的多用途可拆卸光伏组件试验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用途可拆卸光伏组件试验支架,包括顶部端面呈“L”形结构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顶端设置有卡头,底部设置有与顶部卡头位置及形状相同的卡槽,且所述卡槽轮廓略大于卡头。
优选的,所述卡头和卡槽同侧相同位置设置有大小相同的螺丝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多用途可拆卸光伏组件试验支架结构简单,质地轻盈,不吸水且绝缘性好,故不会有边框漏电现象,解决了边框漏电从而解决了对PID实验的影响,便于安装和拆卸;也可用于非常规组件的普通试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用途可拆卸光伏组件试验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用途可拆卸光伏组件试验支架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用途可拆卸光伏组件试验支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头;2、螺丝孔;3、卡槽;4、支架;5、光伏组件;6、塑料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用途可拆卸光伏组件试验支架,包括顶部端面呈“L”形结构的支架1本体,所述支架1由聚丙烯材质制成,其顶端设置有卡头1,底部设置有与顶部卡头1位置及形状相同的卡槽3,且所述卡槽3轮廓略大于卡头1;所述卡头1和卡槽3同侧相同位置设置有大小相同的螺丝孔2。
如图3所示,其安装方式如下,将支架4卡住光伏组件5四脚,在每个支架4上再放一个支架4,将底部支架4顶部的卡头1插入上方支架4底部的卡槽3内,底部支架4底部卡头1上的螺丝孔2与上方支架4底部卡槽3上的螺丝孔2对应,然后用塑料螺丝6连接卡槽3和卡头1上的螺丝孔2,固定住光伏组件5上的两个支架4,然后再叠加光伏组件4。
这种多用途可拆卸光伏组件试验支架结构简单,质地轻盈,不吸水且绝缘性好,故不会有边框漏电现象,解决了边框漏电从而解决了对PID实验的影响,便于安装和拆卸;也可用于非常规组件的普通试验。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9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C滤波器测试夹具
- 下一篇:一种彩色液晶风向和风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