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7545.6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6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宜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宜德 |
主分类号: | B23Q23/00 | 分类号: | B23Q23/00;B23Q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滑枕 导轨 运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的滑枕导轨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
背景技术
卧式加工中心的Z轴滑枕运动是机床的主要运动结构之一,但目前机床滑枕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随着滑枕伸出长度的变化,滑枕会不可避免存在变形的变化,从而引起滑枕运动的精度变化,而导致机床Z轴运动的精度超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卧式加工中心Z轴滑枕运动引起的变形进行自动补偿的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包括滑枕箱体、滑座箱体、螺钉,其特征是:滑枕箱体的中前部套接在滑座箱体上,直线导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滑座箱体的中后部,直线导轨滑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滑枕箱体的后部,直线导轨与直线导轨滑块为直线导轨组件;滚柱滚动块支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座箱体孔前端的下侧,滚柱滚动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滚柱滚动块支座上,滚柱滚动块与滑枕箱体下端相接,滑座箱体孔后端的两侧各设有滑枕箱体、滑座箱体、滚柱滚动块、螺钉、滚柱滚动块支座相配合的结构,滚柱滚动块斜铁通过螺钉限制在滑座箱体前端的上侧,滚柱滚动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滚柱滚动块斜铁上。
根据所述的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枕箱体的前端设有主轴检棒,直线导轨与直线导轨滑块为直线导轨组件。
根据所述的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与滑座箱体之间安装有调整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利用一种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该结构可有效的实现对卧式加工中心引起的变形进行自动补偿,从而提高机床Z轴运动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附图中:1、滑枕箱体;2、滑座箱体;3、滚柱滚动块;4、直线导轨;5、螺钉;6、调整垫板;7、滚柱滚动块支座;8、直线导轨滑块;9、滚柱滚动块斜铁;10、主轴检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机构如图1、2、3、4、5所示,一种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包括滑枕箱体1、滑座箱体2、螺钉5,其特征是:滑枕箱体1的中前部套接在滑座箱体2上,直线导轨4通过螺钉5固定连接在滑座箱体2的中后部,直线导轨滑块8通过螺钉5固定在滑枕箱体1的后部,直线导轨4与直线导轨滑块8为直线导轨组件;滚柱滚动块支座7通过螺钉5固定在滑座箱体2孔前端的下侧,滚柱滚动块3通过螺钉5固定在滚柱滚动块支座7上,滚柱滚动块3与滑枕箱体1下端相接,滑座箱体2孔后端的两侧各设有滑枕箱体1、滑座箱体2、滚柱滚动块3、螺钉5、滚柱滚动块支座7相配合的结构,滚柱滚动块斜铁9通过螺钉5限制在滑座箱体2前端的上侧,滚柱滚动块3通过螺钉5固定连接在滚柱滚动块斜铁9上。根据所述的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枕箱体1的前端设有主轴检棒10,直线导轨4与直线导轨滑块8为直线导轨组件。根据所述的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4与滑座箱体2之间安装有调整垫板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基本功能——滑枕Z轴运动自动补偿的实现方法:本实用新型Z轴滑枕运动的导轨支撑件包括滚柱滚动块3、直线导轨4,在滑枕箱体1向前做伸出运动时,随着滑枕箱体1伸出长度逐渐变长,由于滑枕箱体的自重及刚性原因,滑枕箱体1会产生自然向下弯曲变形,即会产生下垂,从而影响Z轴滑枕的运动精度,该变形值可以能过滑枕箱体1端部安装的主轴检棒10进行测量。本结构在滑枕箱体后部又安装有直线导轨滑块8,直线导轨滑块8可以沿直线导轨4进行直线运动,直线导轨4与滑座箱体2之间安装有调整垫板6,根据主轴检棒10测量的数据,通过配磨调整垫板6的厚度尺寸,使直线导轨滑块8对滑枕箱体1产生向下拉的趋势,从而实现对滑枕箱体1变形的自动补偿。其中直线导轨4和直线导轨滑块8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可以保持滑枕箱体1伸出运动沿直线运行,保持精确度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种Z轴滑枕导轨运动结构,该结构可有效的实现对卧式加工中心引起的变形进行自动补偿,从而提高机床Z轴运动的精度。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宜德,未经宋宜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7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定量配水制砖系统
- 下一篇: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