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具搬运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7309.4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2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曲东升;宜文;刘彦武;汤晓峰;梁健;李长峰;赖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搬运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直线输送线末端将载具转移方向的纵向的载具搬运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多以往依靠人工装配的产品,都迫切需要设计出适合该产品特性的自动化流水线。工件在自动化流水线上流转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夹紧工件的同时还保证定位的精度以便顺利进行下一步以致后续各步的操作,因此就有了装载工件的载具。载具及其上的工件在流水线上轮转,受限于空间,很多生产自动化流水线都是循环式的,比如由两条直线输送线和位于直线输送线两端的纵向搬运机构构成,载具流转到直线输送线的尽头时,由纵向搬运机构将载具转移方向放到另一条直线输送线上。这种纵向的搬运机构需要设计得简单巧妙,以确保动作准确和节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的载具搬运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具搬运机构,包括连杆支架、机构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气缸、导轨、顶板、滑块连接板、滑块、导轨固定板、第二气缸、压板、夹爪定位块和夹爪;所述导轨固定板固定在机构支架上;所述导轨固定在导轨固定板上;所述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连接板固定在滑块顶部;所述夹爪定位块固定在滑块底部;所述夹爪固定在夹爪定位块底部,并且夹爪的闭合开关自下而上穿过夹爪定位块;所述压板设置在夹爪定位块与滑块连接板之间,其两端与导轨固定板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在顶板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连杆支架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顶板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导轨固定板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二气缸设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二气缸的缸体分别固定在顶板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压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气缸推动压板下压,压板压到夹爪的闭合开关使夹爪闭合,从而夹紧被搬运物件;然后,第一气缸推动第三连杆,通过第二连杆和滑块连接板带动滑块移动,进而使夹爪移动,实现物件的搬运;最后,物件移动至终点后,第二气缸回收,压板上升,夹爪松开物件;适用于将一条横向输送线上的载具搬运到另一条横向输送线上,结构简单,动作稳定可靠。
(2)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在第一气缸推动第三连杆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起到放大行程的作用,使滑块的移动距离大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伸出长度,即采用小行程气缸实现较大的移动距离,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机构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气缸设有两个,这种结构使得压板下压时的运动更加稳定,增加夹爪夹取物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连杆支架1、机构支架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第三连杆5、第一气缸6、导轨7、顶板8、滑块连接板9、滑块10、导轨固定板11、第二气缸12、压板13、夹爪定位块14、夹爪1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载具搬运机构,包括连杆支架1、机构支架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第三连杆5、第一气缸6、导轨7、顶板8、滑块连接板9、滑块10、导轨固定板11、第二气缸12、压板13、夹爪定位块14和夹爪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7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