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氨酯高压发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6998.7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袁贵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贵友 |
主分类号: | B29C44/02 | 分类号: | B29C44/02;B29K7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611700 四川省郫县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高压 发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成型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聚氨酯高压发泡机。
背景技术
聚氨酯高压发泡机是一种非标专用设备,用于生产高回弹聚氨酯模塑泡沫产品。该设备包括发泡机储料罐(1)、在发泡机储料罐(1)的出口上设置过滤器(2),所述过滤器(2)的出口上设置高压计量泵。目前,无论是进口设备还是国产设备,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德国力士乐生产的柱塞式高压计量泵,少数使用北京格兰力士乐柱塞式高压计量泵。
目前,聚氨酯高回弹泡沫向添加无机纳米材料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无机纳米材料不释放VOC,对环境保护具有很好的意义。但是,无机纳米材料易对柱塞泵造成损坏,一方面由于该柱塞精度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磨损或者泵内零件损坏,就只能报废,无法维修,成本高,另外这种泵的价格本身也很昂贵,一台在3-6万元左右。其次,该泵不带自吸功能,靠压力容器式储料罐给泵的进料端输送原料,一旦储料罐压力不足时,就会直接影响到泵的额定流量,造成产品质量一致性波动。
双联直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能达到高压发泡机的压力和流量要求,成本低。但是目前这种泵还没在高压发泡机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氨酯高压发泡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氨酯高压发泡机,包括发泡机储料罐(1)、在发泡机储料罐(1)的出口上设置过滤器(2),所述过滤器(2)的出口上设置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泵(3)为双联直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所述双联直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通过管道与高压混合头(4)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柱塞泵更换成双联直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不改变整台设备的配置,一方面这种泵的价格便宜,一台仅需要1600-2000元,该泵能达到高压发泡机的压力和流量要求,节能高效。其次,由于该泵是齿轮泵,齿合之间咬合间隙精度要求不高,当添加无机纳米材料时,即使对泵产生磨损,仍然不影响高压发泡机的压力和流量。其次,该泵自身带有自吸功能,对供料系统压力要求大大改善,产品一致性得到有效提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实时监测流量,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在双联直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和高压混合头(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量计(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控制:所述泵(3)采用变频电机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单元(6),所述流量计(5)将流量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6),所述控制单元(6)将信号传递到泵(3)的变频电机的变频器(8),所述变频器(8)调整泵(3)的输出频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施,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聚氨酯高压发泡机主要由发泡机储料罐1、过滤器2、泵3、高压混合头4、流量计5、控制单元6等部件组成,所述聚氨酯高压发泡机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关键在于,在发泡机储料罐1的出口上设置过滤器2,所述过滤器2的出口上设置泵3,所述泵3为双联直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包括一低压大流量的前泵和一高压小流量的后泵和一泵轴(该泵的结构可参见专利ZL201220431753.4,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双联直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通过管道与高压混合头4连接,高压混合头4将料浇铸到泡沫模具7中。在双联直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和高压混合头4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量计5。所述泵3采用变频电机控制。在控制单元6上设定流量信号,控制单元6控制泵的变频电机的频率,从而按照指定流量输送原料,同时,流量计5将流量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6,控制单元6将控制信号传递到泵3的变频电机的变频器8,所述变频器8控制泵3的输出频率,从而调整给料量;从而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贵友,未经袁贵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6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