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虫转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6266.8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邵宝林;宿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宝林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虫 转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能快速进行线虫转移的一种线虫转移管。
背景技术
现阶段转移线虫常用的工具是挑针,对操作要求较高,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一次只能转移一条线虫,转移的线虫仅限于线条状线虫,无法满足大量实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移效果好、速度快的线虫转移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虫转移管,包括吸管和吸管连接的吸帽,所述吸管包含管体和吸头,所述吸头一端设有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设在吸头管内1/2处。
进一步的:所述吸管与吸帽为胶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与吸头另一端为套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头由高透光塑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替代线虫转移时使用的挑针,能快速进行线虫转移;而且在吸头内设有筛网,筛网可把线虫挡于吸头的顶端,能快速将线虫打出而不用打出转移管内所有液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筛网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线虫转移管,包括吸管和吸管连接的吸帽1,吸管包含管体2和吸头3,所述吸头3管内设有筛网4。
其中:筛网4设在吸头3管内1/2处,显然也可以不在1/2处。
其中:吸管与吸帽1为胶合连接,胶合能保证有效的吸取线虫。
其中:所述管体2与吸头上端3为套合连接,套合连接方便吸头的更换。
其中:所述吸头3由高透光塑料制成,显然也可以是其他透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运用于试验当中,可根据试验需求选取不同尺寸口径的吸头,吸头内筛网4起阻挡作用,避免吸取时一直上移难以打出;本实用新型不但可吸取线条状线虫,同时也可以吸取其他形状(如球状)线虫,运用广泛,使用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宝林,未经邵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6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气锥拉延模具
- 下一篇:气相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联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