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焦炉煤气脱硫副产品硫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5963.1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闫鹏;籍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德信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06 | 分类号: | C01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277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焦炉煤气 脱硫 副产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化行业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焦炉煤气脱硫副产品硫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焦化过程产生的焦炉煤气中含有5~8g/m3的硫化氢(H2S)和1~1.5g/m3氰化氢(HCN),其燃烧后生成的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严重的污染环境,并且上述两种气体属于有毒物质。因此目前国内焦化企业均装备焦炉煤气脱硫脱氰设备,对应该设备使用的脱硫脱氰工艺可分为氧化法和吸收法两大类。其中,HPF法是以焦炉煤气中所含氨为碱源,HPF(对苯二酚、PDS-酞菁钴磺酸盐、FeSO4组成的复合型催化剂)为催化剂的湿式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氰工艺。HPF法具有利用焦炉煤气自身的氨为碱源,运行成本比较经济,并且设备投资低,工艺简单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我国焦化企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脱硫脱氰工艺。
但是,随着目前以氨为碱源的HFP法脱硫脱氰工艺在煤焦化行业的大规模运行,其脱硫脱氰工艺生产所产生的硫膏因其硫磺含量低(30~50%),成分复杂(30~40%水,12~15%硫盐,1~3%煤焦油、催化剂、煤灰等杂质)而成为销售困难的废弃物。
硫膏中硫磺的提纯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除缺乏一种处理焦炉煤气脱硫副产品硫膏的方法外,也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工艺处理装置能够完成硫膏提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焦炉煤气脱硫副产品硫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处理焦炉煤气脱硫副产品硫膏的装置,包括溶解釜、脱色釜、析晶釜中间槽和多个过滤器、干燥器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溶解釜联接Ⅰ号过滤器,溶解釜还连通Ⅰ号冷凝器蒸汽入口,Ⅰ号冷凝器液体出口连通中间槽;Ⅰ号过滤器一路联接中间槽,另一路联接Ⅰ号干燥器,Ⅰ号干燥器连通Ⅱ号冷凝器蒸汽入口;中间槽一路连通脱色釜,另一路连通含盐废液处理装置;脱色釜联接Ⅱ号过滤器,脱色釜还连通Ⅱ号冷凝器蒸汽入口;Ⅱ号过滤器一路联接析晶釜,另一路联接Ⅱ号干燥器,Ⅱ号干燥器与Ⅱ号冷凝器蒸汽入口连通;析晶釜联接Ⅲ号过滤器;Ⅲ号过滤器一路联接Ⅲ号干燥器,另一路联接溶剂中间槽;Ⅲ号干燥器连通Ⅱ号冷凝器蒸汽入口,Ⅱ号冷凝器液体出口连通溶解釜;溶剂中间槽连通溶解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备布局科学合理,使得脱硫硫膏的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工艺清洁环保。本实用新型的提纯工艺设备目前尚无公开的报道与之相同,硫磺提纯所用有机溶剂循环使用,在确保生产设备密封安全无泄漏的条件下,可确保生产环节清洁生产。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处理硫膏时,产品回收利用率高,蒸发冷凝水可返回至溶解釜工序,相对现有技术处理设备,既回收了高纯度硫磺产品,也无三废排放,清洁环保。2)适应能力强,生产弹性大:相比现有技术的硫磺提纯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受硫磺膏中成分的限制,在提取硫磺的同时将硫膏处理废液引入自主创新的脱硫废液提盐工艺中,从而避免了废水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资源利用率高:3)本实用新型硫膏中单质硫回收率达到98%以上,因此资源利用率高,回收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焦炉煤气脱硫副产品硫膏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和技术效果,以便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和实用新型实质,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定。
附图标记:脱硫硫膏1,溶解釜2,Ⅰ号过滤器3,Ⅰ号干燥器4,中间槽5,活性炭6,脱色釜7,析晶釜8,溶剂中间槽9,成品硫磺10,含盐废液处理装置11,Ⅰ号冷凝器12,煤灰滤饼13,废活性炭滤饼14,Ⅱ号过滤器15,Ⅲ号过滤器16,Ⅱ号干燥器17,Ⅲ号干燥器18,Ⅱ号冷凝器19,溶剂20。
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焦炉煤气脱硫副产品硫膏的装置,包括溶解釜2、脱色釜7、析晶釜8中间槽5和多个过滤器、干燥器和冷凝器,溶解釜2联接Ⅰ号过滤器3,溶解釜2还连通Ⅰ号冷凝器12蒸汽入口,Ⅰ号冷凝器12液体出口连通中间槽5。
Ⅰ号过滤器3一路联接中间槽5,另一路联接Ⅰ号干燥器4,Ⅰ号干燥器4连通Ⅱ号冷凝器19蒸汽入口。
中间槽5一路连通脱色釜7,另一路连通含盐废液处理装置11。
脱色釜7联接Ⅱ号过滤器15,脱色釜还连通Ⅱ号冷凝器19蒸汽入口。
Ⅱ号过滤器15一路联接析晶釜8,另一路联接Ⅱ号干燥器17,Ⅱ号干燥器17与Ⅱ号冷凝器19蒸汽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德信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枣庄德信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5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