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排污滑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2937.3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2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奥赛钢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F16C3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创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0 | 代理人: | 吴宝仪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污 滑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滑动轴承属于工业设备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金属丝、绳加工设备中各种低速重载、恶劣工况下的滑动轴承,特别是涉及轧尖机轴头的自排污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设备在低速重载、恶劣工况下常常需要使用滑动轴承来替代滚动轴承以保证设备回转部位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大多数替代滚动轴承的滑动轴承如黄铜轴承、铸铁轴承、合金轴承(铜+石墨)、高分子工程塑料轴承等在长时间使用中会出现润滑不充分导致失效、粉尘进入无法排出导致磨损加剧等,如不及时清理污物则会加速磨损,进而造成滑动轴承、轴瓦、轴的损坏等更大损失,更换、维修成本高,影响正常生产进度,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保证润滑充分有效、在自身磨损或粉尘进入等恶劣工况下能及时自行排污的结构,以延长滑动轴承使用寿命,达到在滑动轴承寿命周期内免维护,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排污滑动轴承包括:滑动轴承、环形润滑油道、注油孔、螺旋排污油道组成,在滑动轴承内表面设计不少于2路相互独立的环形润滑油道,各路环形润滑油道有独立的注油孔,另设计不少于2组螺旋排污油道,以旋向选取依滑动轴承及回转轴的相对旋向和排污口位置确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面广,维修率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尤其适合低速重载和环境极恶劣工况。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滑动轴承1、环形润滑油道2、注油孔3、螺旋排污油道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滑动轴承1、环形润滑油道2、注油孔3、螺旋排污油道4,在滑动轴承内表面设计不少于2路相互独立的环形润滑油道,各路环形润滑油道有独立的注油孔,另设计不少于2组螺旋排污油道,以旋向选取依滑动轴承及回转轴的相对旋向和排污口位置确定。
本实用新型螺旋排污油道将各独立环形润滑油道联通,保证在某一环形润滑油道因污物堵塞失效时,其它环形润滑油道内的润滑油仍能通过螺旋排污油道对失效的环形润滑油道供油,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润滑失效区。滑动轴承与回转轴的转动方向和排污油道旋向的合理匹配,使粉尘、磨损颗粒物等在滑动轴承和轴的相对转动过程中,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由排污油道尾部排出,从而达到多路润滑联通保证润滑充分,污物及时排出减少二次磨损,进而大幅延长滑动轴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更换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滑动轴承内摩擦表面上设计不少于2路独立的环形润滑油道,多组螺旋排污油道。螺旋排污油道将环形润滑油道联通,以保证在某一环形润滑油道堵塞失效的情况下,仍能利用滑动轴承和轴的相对转动,将其它未堵塞失效的环形润滑油道内的润滑油通过螺旋排污油道带到润滑失效的区域,从而最大限度的消除润滑盲区,保证润滑效果;滑动轴承内表面的螺旋排污油道与轴回转方向的匹配使污物在转动摩擦力的带动下经由螺旋排污油道尾部及时排出,以保证污物不堆积,免维护,对极恶劣工况下的低速重载回转体尤其适用。
在重载、粉尘进入等极恶劣工况下,滑动轴承会磨损并产生的颗粒状污物加剧磨损。该实用新型的环形润滑油道保证了润滑油的进入并扩散,螺旋排污油道则保证了在某一环形润滑油道被堵塞失效后,其它润滑油道的润滑油仍能经由螺旋排污油道进入被堵塞的润滑失效区,达到最大限度的润滑效果。滑动轴承与轴回转方向的匹配使污物在转动摩擦力的带动下经由螺旋排污油道尾部及时自行排出,从而大大提高润滑的可靠性,降低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实践证明,在重载及粉尘等极恶劣工况下,该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是普通滑动轴承的2-3倍,大大延长了维修周期,降低了维修成本,经济、可靠、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奥赛钢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奥赛钢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2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