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加工立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2325.4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明;耿芬然;张健秋;平维芳;郭宾;高杰;王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冶住商工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B23C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加工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削刀具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立铣刀,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普通机加工行业、汽车模具、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以及军工行业的高效加工立铣刀。
背景技术
高精、高效是现代切削的发展方向,普通立铣刀的结构特点是不能充分实现排屑空间足够大和强度足够高的合理匹配,使得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立铣刀的吃刀量、转速以及进给速度相对较小,不能充分发挥大功率机床的切削效率,而且四槽立铣刀不能用于槽加工,可应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立铣刀不能充分实现排屑空间足够大和强度足够高的合理匹配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高效加工立铣刀,排屑槽的设置充分保证了排屑空间足够大和强度足够高的合理匹配,使得立铣刀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吃刀量、转速以及进给速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使立铣刀可用于大切深、高进给的铣削加工,实现很高的材料去除率,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大功率机床的切削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加工立铣刀,包括刀柄、带有排屑槽和螺旋周刃的切削部分,关键是:所述的排屑槽的轮廓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线段DE、第一圆弧曲线EF和第二圆弧曲线FM,排屑槽借助线段DE、第一圆弧曲线EF和第二圆弧曲线FM形成光滑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排屑槽的轮廓线是由线段DE、第一圆弧曲线EF和第二圆弧曲线FM依次连接形成的光滑曲线,而且第一圆弧曲线EF的半径小于第二圆弧曲线FM的半径,这种结构设置既保证了立铣刀有足够的强度,又使立铣刀有足够大的排屑空间,使得立铣刀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吃刀量、转速以及进给速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大功率机床的切削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相邻螺旋周刃的分度夹角之间的差值为4°~15°,由于相邻螺旋周刃间的分度不同,可以有效地阻止谐振的产生,谐振的消失,可以有效减小机床振动,提高产品光洁度及尺寸精度,延长立铣刀的使用寿命。这种立铣刀的适应性较强,既能进行槽铣加工,又能进行侧铣加工,既能进行粗加工,又能进行精加工。由于切屑得到最合理的处理,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立铣刀的切宽和进给速度,槽铣加工效率能提高3~4倍,侧铣加工效率能提高50%以上,而且切削过程更平稳,使得工件表面光洁度及尺寸精度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B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代表刀柄,2代表排屑槽,3代表螺旋周刃,α代表螺旋角,β1代表第一分度夹角,β2代表第二分度夹角,γ代表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效加工立铣刀,包括刀柄1、带有排屑槽2和螺旋周刃3的切削部分,关键是:所述的排屑槽2的轮廓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线段DE、第一圆弧曲线EF和第二圆弧曲线FM,排屑槽2借助线段DE、第一圆弧曲线EF和第二圆弧曲线FM形成光滑曲线。
所述的第一圆弧曲线EF的半径小于第二圆弧曲线FM的半径。
所述的排屑槽2的螺旋角α为40°~50°。
所述的相邻螺旋周刃3的分度夹角为互补的第一分度夹角β1和第二分度夹角β2,第一分度夹角β1和第二分度夹角β2之间的差值为4°~15°。
所述的切削部分的中心点为O,线段DE与线段DO之间的夹角γ为0°~10°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排屑槽2的轮廓线是由线段DE、第一圆弧曲线EF和第二圆弧曲线FM形成的光滑曲线,这种结构设置,既保证了立铣刀有足够的强度又使立铣刀有足够大的排屑空间,使立铣刀可应用于大切深、高进给的铣削加工,实现很高的材料去除率。相邻螺旋周刃3的分度夹角不同,能够阻止谐振的产生,从而有效减小机床振动,提高产品光洁度及尺寸精度,延长立铣刀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冶住商工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河冶住商工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2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