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2187.X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1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海燕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看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水线生产看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看板。
背景技术
目前流水线生产看板多采用底色为白色的板,人工在其板面上进行书写或将相关资料张贴到板面上,让流水线上负责生产的工人进行浏览。传统生产看板使用范围狭隘,不便书写,内容变更麻烦,吸引力较差。也有个别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使用LCD液晶显示器,但是LCD液晶显示器受工作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常常需要专人处理和维护,因此不仅寿命不长,而且维修费用较高。同时,采用LCD液晶显示器的显示亮度较弱,无法显著性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且非常实用的电子看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看板,包括LED显示装置,所述看板还包括MCU控制模块、信息录入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和LED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信息录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MCU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数据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MCU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MCU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LED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LED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LED显示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看板还包括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输入端与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输出端无线连接,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输出端与MCU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MCU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信号显示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信号显示装置设置在LED显示装置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MCU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出端与流水线驱动模块连接。
信息录入模块将生产车间流水线上需要信息收集并传递给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将得到的数据处理后,传递给数据通信模块,工作人员将通过数据通信模块将得到的信息加工后传递给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将这次得到的数据传递给LED控制模块,LED控制模块将数据传递给LED显示装置,LED显示装置将信息显示出来。
如果生产流水线上某一工位出现生产异情,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被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并传递给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处理后,传递给信号显示装置,信号显示装置将这种情况显示,吸引更多的人注意,并对出现生产异情的工位进行维修。
所述的流水线驱动模块的设置是为了达到自动控制流水线生产的目的。即当前时间为预定设置好的工作时间时,MCU控制模块控制流水线驱动模块,使得流水线生产开始生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方便,LED显示装置对工作环境要求较低,寿命较长,维修简单,且能够显著吸引工作人员的注意力,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异情的警报和生产线自控的一体化设计,减轻了生产线监控者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LE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2所示,所述看板包括MCU控制模块1,MCU控制模块1的第一输入端与信息录入模块2的输出端相连,MCU控制模块1的第一输出端与数据通信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数据通信模块3的输出端与MCU控制模块1的第二输入端相连,MCU控制模块1的第二输出端与LED控制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LED控制模块4的输出端与LED显示装置即LED显示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看板还包括无线信号接收装置7,无线信号接收装置7的输入端与无线信号发射装置6的输出端无线连接,无线信号接收装置7的输出端与MCU控制模块1的第三输入端连接,MCU控制模块1的第三输出端与信号显示装置9的输入端连接。MCU控制模块1的第四输出端与流水线驱动模块8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信息录入模块2将生产车间流水线上需要信息收集并传递给MCU控制模块1,MCU控制模块1将得到的数据处理后,传递给数据通信模块3,工作人员将通过数据通信模块3将得到的信息加工后,传递给MCU控制模块1,MCU控制模块1将这次得到的数据传递给LED控制模块4,LED控制模块4将数据传递给LED显示装置5,LED显示装置5将信息显示出来,表达给观看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海燕,未经孙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21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自动摇头摄像头
- 下一篇:一种光控精度ATM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