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刺参与虾夷扇贝的海底综合养殖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312117.4 申请日: 2013-06-03
公开(公告)号: CN203340800U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张继红;方建光;姚永锋;刘光谋;巍龑伟;任黎华;牛亚丽;韩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徐忠丽
地址: 26607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刺参 扇贝 海底 综合 养殖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海水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刺参与虾夷扇贝的海底综合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 )是我国海产经济动物中的珍贵种类之一,以触手刮或扫取海底沉积物(如有机碎屑、某些细菌和原生动物等) 为食。刺参不仅为一种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又是药用价值极高的海洋药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此时代需求日益增加。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属冷水性贝类, 具有个体大、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后,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研究,在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已在我国的辽宁、山东等地大面积的养殖, 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在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的养殖产量达到了15万吨/年。粗放式底播增殖是目前的主要养殖方式,即将3cm以上的苗种撒播在海底,播苗的密度通常为8-10个/m2,通过潜水员或拖网的形式采捕。存活率受底质条件及敌害生物(海星等)的影响较大,死亡率高,回捕率低,采捕的成本高。另外,底播增殖对底质条件要求较高,受底质条件的限制,虾夷扇贝的底播增殖规模及发展受阻。为了扩大养殖的规模,增加养殖的收益,亟需养殖设施和养殖技术的改进。

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IMTA)是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管理的一种养殖模式,从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角度,包括初级、次级到高营养级的综合养殖,使投入到养殖系统中过剩的营养物质及一种养殖生物的代谢废物成为另一种养殖生物的营养来源,通过对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达到既减轻了养殖对环境的压力,又提高了养殖品种的多样性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促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上述理论,研究一种适合刺参和虾夷扇贝的海底综合养殖装置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刺参、虾夷扇贝养殖存在的问题,研发一种新型的刺参与虾夷扇贝的海底综合养殖装置,其设计耦合了刺参及虾夷扇贝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采捕率低、养殖产品品质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刺参与虾夷扇贝的海底综合养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立体支架,在立体支架的上部至少设置两层养殖区域,每层养殖区域的四周分别用网衣包围,最底层的养殖区域用于养殖刺参,在其底部的网衣上固定设置若干刺参掩体,其余层的养殖区域用于养殖虾夷扇贝,在虾夷扇贝养殖区域的相对两个侧面网衣之间固定设置若干纵向网衣,每一条纵向网衣上设置若干立体网兜。

纵向网衣站立设置,是指纵向网衣所在的平面与底部的网衣平面垂直,这样,纵向网衣上可以设置若干立体网兜用于养殖虾夷扇贝,立体网兜开口朝上,可以防止虾夷扇贝因无分泌的足丝固着,互相碰撞、咬合损伤,有效提高虾夷扇贝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根据虾夷扇贝、刺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发一种适宜于海底多营养盐层次综合养殖的装置,以充分利用海域空间和不同种类生态位的互补性,提高养殖产量,减少环境压力。

刺参+虾夷扇贝的综合养殖模式中,刺参对虾夷扇贝的生物性沉积物的摄食活动可以起到对环境的修复作用。

进一步地,在每一层养殖区域其中一侧面的网衣上设置拉链开口。通过拉链,方便养殖操作时的放苗、取样和收获。

其中,所述刺参掩体包括半圆形的掩体本体和掩体本体两侧的挡板,挡板宽度50cm,在掩体本体上设置直径4.8cm的圆孔,所述刺参掩体为PVC材质,规格长15cm,高6.75cm。

刺参掩体上设置直径4.8cm的圆孔,有利于刺参的活动取食。在半圆的两侧设计了宽50cm的挡板,增加刺参的活动空间,同时,有利于有机碎屑的富集。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支架的层与层之间采用套管插接。层与层之间采用套管插接,可以自由组合、拆卸,根据养殖需要,组合成双层、三层等多层。

其中,所述立体支架采用钛合金材料制造,其尺寸规格:长1.2-1.8m×宽0.8-1.2m×高0.4-0.6m。

进一步地,所述立体支架的上部设置两层养殖区域,下层用于刺参的养殖,上层用于虾夷扇贝的养殖。

其中,所述下层刺参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0.5-0.7cm。

其中,所述上层虾夷扇贝养殖区域四周包围网衣的孔径为1-2cm。

其中,在刺参养殖区域内每隔10-20cm放置一个刺参掩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2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