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0646.0 | 申请日: | 2013-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8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雷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吉斯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G01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传感器,属于监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行业长期运行的机械设备经常出现不平衡、不对中等机械故障,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整个设备的中断停车,甚至可能产生人身事故。传统方法就是依靠检修人员精心的维护以及现场工作经验、观察发现。精心的维护可以很好的提高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但是却不能绝对避免故障的发生;所有机械设备故障的前兆一般就是运动设备的异常振动,通过对振动的监控可有效预知故障的出现。一旦发现隐患,就可以随时进行检查,防止故障扩大化,提前消灭事故。因此用于探测机械振动的振动传感器也就应运而生了。常规振动传感器输出均采用电压或电荷输出形式,而电压和电荷信号传输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和信号失真;另外,由于工业现场的恶劣环境,振动传感器也经常受到冲击振动和腐蚀的侵害,导致振动传感器的性能受到影响。
鉴于上述普遍存在的缺陷,能否设计、生产一种新型的振动传感器,以弥补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对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振动传感器,其克服了现有振动传感器的弊端,能够抗电磁干扰、抗冲击振动和腐蚀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振动传感器包括转换螺钉、隔离垫块、传感器主体、信号输出电缆,其中,传感器主体包括弹簧及运动元器件、信号处理电路、不锈钢壳体;弹簧及运动元器件与转换螺钉通过隔离垫块连接,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弹簧及运动元器件、信号输出电缆连接,弹簧及运动元器件和信号处理电路设置在不锈钢壳体内。
优选地,弹簧及运动元器件为光纤传感器单元或电感传感器单元。
优选地,信号输出电缆为屏蔽电缆。
本实用新型较之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1、抗电磁干扰能力增强;2、抗冲击振动;3、抗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符号说明:10、转换螺钉;20、隔离垫块;30、传感器主体;40、信号输出电缆;301、弹簧及运动元器件;302、信号处理电路;303、不锈钢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振动传感器包括转换螺钉10、隔离垫块20、传感器主体30、信号输出电缆40,其中,传感器主体30包括弹簧及运动元器件301、信号处理电路302、不锈钢壳体303;弹簧及运动元器件301与转换螺钉10通过隔离垫块20连接,信号处理电路302分别与弹簧及运动元器件301、信号输出电缆40连接,弹簧及运动元器件301和信号处理电路302设置在不锈钢壳体303内。
转换螺钉10,连接传感器和被测量设备,同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转换螺钉两端螺纹对应的大小,方便用户选择和安装。
隔离垫块20,用于转换螺钉10与传感器主体30之间的连接固定,隔离垫块20由特殊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腐蚀、抗冲击振动及抗电磁干扰能力,避免了干扰信号通过转换螺钉10导入传感器主体30,影响传感器的正常测量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传感器主体30,包含了壳体、内部元器件及信号处理电路等。
弹簧及运动元器件301,用于感知机械振动大小,跟随机械振动而不断做剪切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电动势,将振动大小转换为电动势的大小。这在现有技术中十分常见,例如可以是光纤、电感传感器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信号处理电路302,将弹簧及运动元器件301产生的电动势进行处理,并通过滤波等方式排除干扰信号,保证信号的真实性。
不锈钢壳体303,用于保护内部元器件,防水防尘,保证传感器在各种恶劣条件下的使用,同时精选不锈钢种,利用不锈钢的不易磁化的特性屏蔽电磁干扰,保证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
信号输出电缆40,例如是屏蔽电缆,将处理过后的信号传输出去,并通过屏蔽电缆的屏蔽层隔离外部噪音信号的干扰。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吉斯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吉斯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0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