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舵承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9917.0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2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宁波;罗志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00 | 分类号: | B63H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 |
地址: | 51038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舵承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上安装上舵承的上舵承座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上安装承载有舵杆、舵机座等舵系部件的上舵承时,考虑到上舵承及其上舵系部件的重量能够均匀地传递到船体结构上以及安装和施工便利的要求,特将上舵承安装在固定于船体结构上且具有一定高度的上舵承座上,舵系部件的重量及上舵承自身受到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将通过上舵承传递到上舵承座上,再通过上舵承座均匀地传递到船舶结构上。现有的船舶上的上舵承座结构包括烧焊固定在船体结构上的筒形腹板101以及烧焊固定在筒形腹板101上的面板102,筒形腹板101外围设置多个用以提供面板支撑强度的肘板103,肘板103与筒形腹板101及面板102通过烧焊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上舵承座时,由于船体结构的安装面倾斜或凹凸不平、以及筒形腹板和肘板烧焊在船体结构安装面时焊料流到焊缝中致使肘板和筒形腹板一部分被抬高而导致筒形腹板及肘板端面倾斜,因此,筒形腹板和肘板的高度需留有加工余量,以便在安装面板时,能够通过调节腹板及肘板的高度以保证面板的水平及预设的安装高度,但是由于肘板和腹板的高度较高,以至抬高了上舵承及整个舵系的高度,使舵杆、舵机座等舵系部件在制作时也相应加长,重量增大,不仅增大了舵系的受力,还提高了整个舵系的加工成本;而由于面板通过烧焊固定在筒形腹板及肘板上,因此,焊接处冷却后的焊料厚度不同,易导致面板倾斜,从而使上舵承下端面与面板表面有缝隙,未能紧密贴合,以至上舵承下端面与面板表面接触面积变小,上舵承座受力不均匀而易损坏,为使上舵承下端面和面板表面紧密贴合,需在船舶上安装大型加工设备,通过多次对上舵承座的面板表面进行加工调整,以达到使上舵承座的面板表面与上舵承下端面紧密贴合的效果,但是使用加工设备对面板表面进行多次加工调整,耗时耗力,提高了船舶的加工制造成本,使上舵承座的安装复杂化,而由于要对面板表面进行加工调整,因此面板的厚度亦需要留有加工余量,以保证上舵承座的预设高度,增加了上舵承座的材料成本。此外,由于上舵承座的高度较高,致使舵系部件长度增加,从而导致舵系重量加大,船体结构的受力也随之增大,为增加船体结构的支撑强度,需在相应位置设置船体结构的加强结构,以巩固船体结构的支撑强度,提高了加工制造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加强结构在安装时易与上舵承座的腹板和肘板错位,需进行多次调整,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加工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上舵承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上舵承座结构,其甲板表面设置平整的安装基础面,两端面平整的环形的支承座置于安装基础面上,支承座的底部端面坐于平整的安装基础面上与甲板固联,支承座顶部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用于与上舵承固联的安装孔, 安装孔两侧分别设置有环形密封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上舵承座结构,在甲板表面的平整的安装基础面上固联支承座,由于安装基础面及支承座端面平整,因此可保证支承座与安装基础面紧密贴合,无需再对支承座进行额外地加工调整,从而支承座的高度也无需留加工余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该种支承座不存在肘板、腹板等部件,因此支承座的高度无需留加工余量,降低了支承座的高度,继而也无需加长舵杆、舵机座等舵系部件的长度,减少了生产加工成本;由于支承座上端面未进行烧焊连接,且该支承座的端面平整,因此上舵承可通过安装孔直接固联在支承座端面上,且可保证支承座上端面和上舵承下端面紧密贴合,从而无需额外设备加工调整支承座上端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该种上舵承座结构的高度较低,从而无需加长舵系部件长度,因此降低了舵系重量,使船体结构的受力随之减小,亦减少了加强结构的使用,降低了加工制造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密封凹槽内放入密封圈,可使舵系部件运动时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密封圈的弹性作用得以缓解,以至最终传递到船体结构上的力量得以减小。该种上舵承座结构加工制造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在船体结构安装面上安装上舵承座时,安装简易,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上舵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 A-A方向截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舵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 B-B方向截图。
图5为图3 H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上舵承座结构,如图3-5,其甲板表面安装上舵承座的位置进行表面平整度加工,形成光滑平整的安装基础面1;环形的支承座2的两端面平整,其底部端面置于安装基础面1上,与甲板固联,环形的支承座2的顶部端面同样平整,其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安装孔3,通过安装孔3与上舵承固联连接,安装孔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环形密封凹槽4,密封凹槽4内可设置密封圈,当上舵承座安装在支承座2上时,内外两侧的密封圈能够形成良好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9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