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锌阴极板自动输送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9399.2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8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宇;刘金庭;易宇;陈扬辉;杜磊;高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华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自动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冶金行业锌冶炼工艺领域,特别是一种锌阴极板自动输送线。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锌产量接近世界产量的1/4,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锌消费国,第二大铅消费国。但是目前我国的铅锌冶炼工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多不足:(1)铅锌冶炼企业规模较小,全国锌冶炼厂家产量在10万t/a以上的约十几家,这些小型的锌冶炼厂家技术装备差,环境污染严重,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小规模的生产不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综合回收、规模效益的发挥和环境污染的治理;(2)技术装备相对落后,除了大型企业靠直接引进国外先进装备之外,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设备均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很多设备需要改进或者整合,同时很多大型的锌冶炼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无法和国外的企业相比;(3)技术经济指标偏低,其中主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能耗高,金属回收率低,由于装备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锌冶炼工艺中很多环节大量依赖人工劳动力,基于这样的锌冶炼行业背景,中国锌冶炼工业存在的这些问题都直接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装备的自动化程度,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了当前行业内重要的研究课题。
锌作为工业应用最广的有色重金属,其需要通过电解工艺来得到满足使用要求的高纯度纯金属,其中锌冶炼行业中,锌电解沉积作业采用铅银合金极板作为不溶阳极,采用铝板作为阴极,相间的装入电解槽中,通过电解工艺在阴极板上析出电积锌片。
按照传统的工艺在剥锌机组将沉积在两个面上的电积锌板剥离、码垛后,通过叉车和其他起重运输设备将锌垛转运到熔炼车间,再由人工将锌垛送入熔锌感应炉,再浇注制成锌锭。
上述的生产运行模式,导致了车间之间叉车和其他的起重转运工具来回频繁的动作,同时对储存场地的要求比较高,很多环节依赖人力操作,工作环境恶劣,而且一些环节采用人工操作对员工的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威胁,且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过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该方案是申请号为“201120265315.0”的实用新型“锌阴极板自动输送线”,该设备主要是通过PLC接收位置信息对设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设备整个流程的连续实时控制,然而其并未设计感应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实现方式。
同时还有人提出了另外的技术解决方案,该方案是申请号为“201220086498.4”是实用新型“基于PLC的自动输送线调控系统”,该技术方案的实现主要由电源、输入单元、PLC、输出单元、通讯接口、扩展接口、存储器和总线构成,其主要侧重于对控制系统的构成展开了说明,其并未对感应支架的设计和构成展开明确的说明和设计,实际应用缺乏可操作性。
结合上述的一些成果和专利,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对于锌阴极板输送线锌垛位置感应装置的支架结构设计和具体感应方法并未提出明确的具体方案,都只是对输送线本体的设计进行了说明或者对控制单元的组成和构成进行了介绍,而在机械部分与电气部分结合部位缺乏具体的设计和说明,这也给工业化应用留下一个空白区域,使得其成为目前锌冶炼行业输送线成套设备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基于上述的实际情况,需要一个位于电气控制单元与机械结构单元结合部分的输送线锌垛感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锌阴极板自动输送线,在确保信号稳定准确监测锌垛的同时,显著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锌阴极板自动输送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两侧相对位置上固定有第一感应支架和第二感应支架,所述第一感应支架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角度调整装置,所述第一角度调整装置上固定有发射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感应支架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角度调整装置,所述第二角度调整装置上固定有反射单元;所述发射接收单元与所述自动输送线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个感应支架分别通过一个内卷边型材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角度调整装置为L形,所述L形水平部分与所述第一感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L形垂直部分能绕所述L形水平部分旋转15° ~ 25°,所述发射接收单元固定在所述L形垂直部分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角度调整装置为L形,所述L形水平部分与所述第二感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L形垂直部分能绕所述L形水平部分旋转15° ~ 25°,所述反射单元固定在所述L形垂直部分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卷边型材长度为500mm ~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华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华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9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波屏蔽罩及具有该电磁波屏蔽罩的装置
- 下一篇:电器屏蔽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