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提柄的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9095.6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姚红飞;郁其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0 | 分类号: | B23B45/00;B25F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4301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提柄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提柄的钻机。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结构应用范围的扩大,机械设备也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作了很多的改进,为了满足高空钻孔作业和大平面物体的钻孔加工,各种轻型钻机被研发、设计并制造出来。传统的轻型钻机中,提柄一般采用一体式制造,即提柄和钻机机身是一体的,钻机发生磕碰或掉落时,提柄容易折断,维修时,需要对钻机的整个机身壳体进行更换,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钻机整体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提柄且提柄便于更换的的钻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提柄的钻机,包括机身,机身包括一个机身壳体,机身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提柄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提柄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固定部配合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提柄通过第一、第二固定部的配合敞开安装在机身上,且用紧固件通过第一、第二安装孔的配合实现固定安装。
优选的,第一固定部的中心处设有凹腔,第一安装孔设置在凹腔内壁或凹腔底部;提柄上的第二固定部为一个与凹腔配合的凸台,第二安装孔位于凸台上且与凹腔的第一安装孔相对应;提柄通过凸台和凹腔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部上,并用紧固件通过第一、第二安装孔的配合固定安装在一起。
优选的,第一固定部上设有卡块,第一安装孔设置在卡块的中心位置处;提柄的第二固定部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槽,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槽的侧壁或底壁上并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提柄通过槽和卡块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固定部上,并用紧固件通过第一、第二安装孔的配合固定安装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提柄为选自塑料、橡胶或尼龙之一的材料。塑料、橡胶和尼龙的塑性好,在发生撞击或磕碰时能产生变形,若作用力在塑性变形范围内,撞击或磕碰结束后,提柄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降低提柄由于撞击或磕碰导致断裂的概率。
优选的,提柄表面采用防滑处理或设有防滑层,能避免工作人员因手上沾有机油或其他液体时造成摩擦力减小、不便提拿钻机的情况。
优选的,第二安装孔沿提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螺纹,第一安装孔横向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中心处且贯穿机身壳体,第一、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重合,紧固件从机身壳体一侧插入第一安装孔并通过螺纹配合拧紧在第二安装孔中。
优选的,第二安装孔沿提柄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贯穿提柄,第一安装孔横向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中心处且内壁设有螺纹,第一、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重合,紧固件自提柄不设有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插入第二安装孔并通过螺纹配合拧紧在第一安装孔中。
优选的,第二安装孔沿提柄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安装孔内部设有一个固定的螺母,第一安装孔横向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中心处且贯穿机身壳体,第一、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重合,紧固件自机身壳体一侧插入第一、第二安装孔并通过螺纹配合拧紧在螺母中。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提柄采用敞开式的结构安装在机身壳体上,当提柄由于磕碰或坠落断裂时,利用工具将紧固件拧出,将断裂的提柄从机身壳体上拆卸下来,再将新的提柄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机身壳体上即可,提柄的拆卸和更换都十分方便。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横向中心位置处,第二安装孔沿提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紧固件安装在提柄内部,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
优选的,所述提柄固定安装在机身壳体上,提柄与机身壳体连接的一端高于或齐平于提柄的另一端,提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50°。此种结构便于工作人员提拿时施力,且在提拿时钻机不会由于向下滑动导致脱手。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块和开口槽,且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水平垂直于提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和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重合,用销钉通过第一、第二安装孔的配合使提柄转动安装在机身壳体上,所述提柄向上转动过程中设有极限位置。
优选的,提柄设有第二固定部的端面为一个斜面,第一固定部的端面和此斜面配合,提柄向上转动到提柄的端面和第一固定部的端面接触时的位置即为提柄向上转动的极限位置。提拿时,旋转提柄至提柄端面与第一固定部端面接触,钻机工作时,提柄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垂靠在机身壳体上,能减小钻机占据的空间。
进一步的,提柄向上转动至设有第二固定部的端面和第一固定部的端面接触时,提柄与机身壳体连接的一端高于或齐平于提柄的另一端,提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50°。此种结构便于工作人员提拿时施力,且在提拿时钻机不会由于向下滑动导致脱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9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稀硫酸的浓缩和提纯工艺
- 下一篇:电晕式臭氧发生器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