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子弹顿口浮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8946.5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2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东宁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弹 浮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钓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子弹顿口浮漂。
背景技术
垂钓,从古至今都是为国人所喜爱的运动方式。近些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变快,生活环境也逐渐远离大自然。垂钓运动不仅能下上许多沿途的风景,也可以减缓压力,有益身心健康,非常符合健康专家所倡导的“慢生活”方式。现有的浮漂将形状做成扁平型,虽然提高了灵敏性,但是浮漂落水后很不稳定,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无法分辨浮漂传递信号的真伪,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同时由于现有鱼漂的漂身与漂尾的结合处不够牢固,遇到大鱼时容易产生漂身和漂尾脱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子弹顿口浮漂,提高了鱼漂落水后的稳定性,同时提高鱼漂的整体的牢固性,提高了中鱼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子弹顿口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脚、漂身和漂尾;所述漂身为子弹头型,且在顶部设有弧形帽子;所述漂尾与所述弧形帽子连接;所述漂脚与所述漂身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漂尾上设有夜光漆。
进一步的,所述漂身为实心的,通过顶部钻孔设置漂尾,并通过涂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子弹顿口浮漂的漂身顶部设置了弧形帽子,漂尾与弧形帽子连接,增加了漂尾和漂身的连接强度,同时在鱼漂落水时更加稳定,提高了中鱼率;本实用性在漂尾上设置了夜光漆,即使在夜晚也能看到鱼漂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子弹顿口浮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子弹顿口浮漂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子弹顿口浮漂使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子弹顿口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脚1、漂身2和漂尾3;所述漂身2为子弹头型,且在顶部设有弧形帽子4;所述漂尾3与所述弧形帽子4连接;所述漂脚1与所述漂身2底部连接。所述漂身2为巴尔杉木。所述漂尾3上设有夜光漆。所述漂身2为实心的,通过顶部钻孔设置漂尾3,并通过涂胶固定连接。
请参见图3所示,当子弹顿口浮漂在水中被鱼咬住向下拉拽时,弧形帽子4上面的水流对弧形帽子4形成向下的压力,加速浮漂下沉,顿口清晰,提示垂钓者有鱼上钩,同时产生向上的阻力,增加鱼儿吐钩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鱼漂落水后的稳定性,同时提高鱼漂的整体的牢固性,提高了中鱼率,并且在夜晚可以清晰辨鱼漂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东宁,未经徐东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8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