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7546.2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1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光;王爱春;王玉秀;王平;王金国;马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旭光;王爱春;王玉秀;王平;王金国;马红娟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肥 一体化 灌溉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尤指一种通过检测土壤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进行灌溉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种植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机械化和自动化等多功能高科技技术的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技术,但是现有技术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大多数没有设计检测系统,不能够有效的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灌溉。也有一些将信息技术引入灌溉系统的技术,但是往往结构复杂,造价昂贵,非常不适应我国农村灌溉的实际情况,因而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经济实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储水箱,数个肥料箱,泵体,主输送管道,回流管,水肥灌溉管,用于检测经过水肥灌溉管内的水肥信息的检测器,用于采集灌溉区内土壤及天气参数信息的传感器系统,控制终端,所述检测器设置在水肥灌溉管上,所述储水箱的出水端连接主输送管道的一端,主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泵体的进水端,泵体的出水端连接回流管和水肥灌溉管,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肥料箱的进水端,肥料箱的出水端接入主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的出水端设置控制阀门,所述检测器和传感器系统分别和控制终端连接,并向控制终端发送数据信息,所述肥料箱内设置搅拌器。
优选的,所述肥料箱的出水端设置肥料箱出水控制阀门,进水端设置肥料箱进水控制阀门。
优选的,所述肥料箱的出水端设置止回阀门。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EC值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经济实用,符合农村的实际需求,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及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储水箱1,数个肥料箱2,泵体3,主输送管道4,回流管5,水肥灌溉管6,用于检测经过水肥灌溉管内的水肥信息的检测器7,用于采集灌溉区内土壤及天气参数信息的传感器系统,控制终端,所述检测器设置在水肥灌溉管上,所述储水箱的出水端连接主输送管道的一端,主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泵体的进水端,泵体的出水端连接回流管和水肥灌溉管,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肥料箱的进水端,肥料箱的出水端接入主输送管道,所述储水箱的出水端设置出水控制阀门81和止回阀门91,所述检测器和传感器系统分别和控制终端连接,并向控制终端发送数据信息,所述肥料箱内设置搅拌器10。
优选的,所述肥料箱的出水端设置肥料箱出水控制阀门82,进水端设置肥料箱进水控制阀门83。
优选的,所述肥料箱的出水端设置止回阀门92。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EC值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
使用时,传感器系统对土壤及天气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控制终端,工作人员工作控制终端显示的信息确定灌溉方案。
根据确定的灌溉方案,将所需要的肥料种类放入肥料箱。由于肥料箱设置数个,每个肥料箱内可以放置不同种类的肥料,所以也可以提前将不同种类的肥料放入各个肥料箱备用。根据土壤的不同情况,一次灌溉中可以同时开启一个或者数个肥料箱,将一种或者数种肥料引入灌溉。
打开储水箱的出水控制阀门81,肥料箱进水控制阀门83,回流管控制阀门84,储水箱的水通过主输送管道流向泵体,在泵体的作用下,将水打入到各个肥料箱将肥料箱中的肥料进行溶解。由于肥料箱内设置有搅拌机10,所以肥料可以充分的溶解。待充分肥料充分溶解后,关闭肥料箱进水控制阀门83和回流管控制阀门84,打开肥料箱出水控制阀门82,水肥灌溉管的出水控制阀门85,肥料箱内的肥料流入主输送管道,经过泵体,送入到水肥灌溉管内,通过水肥灌溉管的出口11,进行灌溉。
同时,设置在水肥灌溉管上的检测器对流过的水量进行检测,随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终端,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数据,及时调整灌溉水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旭光;王爱春;王玉秀;王平;王金国;马红娟,未经李旭光;王爱春;王玉秀;王平;王金国;马红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7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