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香烟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6677.9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3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利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15/08 | 分类号: | A24F15/08;A24F1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控制壳内湿度、且携带方便的香烟壳。
背景技术
传统香烟盒包装,有纸质软包烟盒、纸质硬包烟盒、以及铁罐烟盒等。另外,还有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不同于传统包装的烟盒,如中国专利“一种铝合金卫生香烟盒”(申请号201010541175.5)、以及中国专利“一种翻盖式塑料卫生香烟盒”(申请号201110058445.1),设计的盒形可以从烟支中部取烟,避免手指接触过滤嘴。为了延长卷烟保存期限,中国专利“净密气密式卷烟盒包”(申请号201010541175.5),报道了金属材质的盒身与盒盖构成密闭盒包体。在香烟运输、仓储、及抽取烟支中,上述烟盒均有避免烟支受挤压而变形,保护香烟的作用。
另一方面,卷烟的吸食舒适度取决于卷烟及烟气的水分含量。烟丝水分适宜,烟气柔和细腻,刺激小;而烟丝中水分含量低时,导致烟气干燥感增强,刺激性增大,舒适性降低。目前,主要通过在烟丝中添加保润剂,如多元醇(丙二醇、甘油、山梨醇等)有机多羟基物质,提高卷烟的保湿性能。卷烟加工为成品香烟,封口撕开后烟丝接触空气,在干燥低湿度环境中(如北方冬季),烟丝水分会迅速流失,导致烟丝干燥,烟气水分偏低,使得吸食口感辛辣、刺喉;而在高湿度环境中(如南方梅雨季节),空气相对湿度高达100%,烟丝从空气中吸附水分,导致烟丝含水量过高,烟气水分偏高,导致吸食口感变差。因此,维持卷烟含水量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对于保证卷烟吸食舒适性非常重要。
卷烟存放的合适环境条件是,相对湿度在50%至95%之间,更优的,相对湿度在60%至80%之间。对于香烟,特别是开包的香烟或者散装香烟,在这样的湿度环境保存,卷烟有好的吸食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控制壳内湿度、且携带方便的香烟壳,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香烟壳,包括中空的密封盒体,所述盒体包括盒盖和盒身,所述盒体内设有指示盒体内湿度的湿度计和保湿条,所述保湿条吸附有保湿液。
所述密封的盒体具体指盒体内的湿度与盒体外的环境湿度隔绝。
所述湿度计指示盒体内的湿度,确定补充保湿液的时机,以维持盒体内的湿度适宜于保存香烟。
所述保湿条的材料选自棉花、木浆纤维、海绵、无纺布、多孔陶瓷(如多孔二氧化硅)、吸水性树脂(如聚丙烯酸钠)、人造纤维(如醋酸纤维)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湿度计,是指机械式湿度计或者电子式湿度计,可以指示盒体内的湿度。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设有一个或两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湿度计和保湿条相对于储烟空间分隔开,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
当设有一个隔板时,所述湿度计和保湿条位于盒体内的同一内壁上,所述隔板起到分隔作用,将湿度计和保湿条与储烟空间分隔开。
当设有两个隔板时,所述湿度计和保湿条位于盒体内的不同内壁上,所述两个隔板起到分隔作用,所述两个隔板分别将湿度计、保湿条与储烟空间分隔开。
所述保湿条上吸附有保湿液,所述保湿液选自多元醇(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丁二醇、二甘醇)、糖醇(如麦芽低聚糖醇)、D-砒喃半乳糖醛酸、壳聚糖衍生物、透明质酸的水溶液、饱和盐(如氯化钠)水溶液、纯净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保湿条可以全部或者部分浸润于保湿液中,并吸附一定量的保湿液。
通过保湿液可以控制盒体内的相对湿度。
所述隔板,可以是网状或者有通孔板,可使水气通过。
优选的,所述盒盖或者盒身开口的边缘还设有密封垫。
更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橡胶或石墨。所述密封垫的作用是保证盒身和盒盖接触面吻合严密。
优选的,所述盒身上设有加液孔,所述加液孔的位置与所述盒体内保湿条的位置相配合。
更优选的,所述加液孔上还设有加液孔塞。
优选的,所述盒体上还设有观测窗,所述观测窗的位置与所述湿度计的位置相配合。
更优选的,所述观测窗上设有透明片。
所述盒体的材料可为透明材质或非透明材质。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材质为透明材料时,可直接透过盒体观测盒体内保湿条和保湿液等部件的状况,所以当盒体为透明材质时,可以省略观测窗和透明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利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利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6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