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自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5417.X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8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谢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乐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自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据门窗开或关进行空调自控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使用者的疏忽或者节能意识淡漠,经常可以见到空调设备运行时,房间门窗并未关闭的情况,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即使在有良好新风供应的场所也不例外。以往人们普遍认为,以上现象的解决,只能通过宣传、教育、处罚等办法促进使用者节能,是行为节能的问题,而无法从技术上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房间门窗未关闭、空调设备仍然运行,从而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空调自控装置,该装置包括输入端、延时控制器和输出端;输入端接收门窗开或关的状态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延时控制器;延时控制器接收输入端输入的门窗开或关的状态信号,并延时向输出端输入空调设备允许运行或禁止运行的权限命令;输出端接收延时控制器的权限命令并控制空调设备允许运行或禁止运行。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房间空调设备运行时,若门窗开启时间超过设定值,则强制关闭空调设备,促使使用者关闭门窗,否则无法继续运行空调设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将行为节能领域的问题通过自控技术加以解决,既可以保证舒适节能,又能促进使用者养成良好的节能行为习惯。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空调自控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空调自控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自控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含包括输入端1、延时控制器2和输出端3。输入端1接收门窗开或关的状态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延时控制器2;延时控制器2接收输入端1输入的门窗开或关的状态信号,并延时向输出端3输入空调设备允许运行或禁止运行的权限命令;输出端3接收延时控制器2的权限命令并控制空调设备允许运行或禁止运行。
输入端可以采用常规的接近接近开关、门磁开关或光敏元件等能接受接收门窗开或关的状态信号的常规装置;输出端可以由常规的继电器或接触器组成的能接收所述延时控制器的权限命令并控制空调设备允许运行或禁止运行的常规装置,输出端也可以由常规的交流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组成,输出端也可以采用空调设备控制器或固态继电器;延时控制器可以采用常规的固定延时时间的延时控制器、可调延时时间的延时控制器或可编程判断门窗开或关状态以及可编程调整延时时间的延时控制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中,输入端采用接近开关7,输出端由继电器和接触器组成的器件6,接触器的一个接线端口与空调设备4的一个相线连接,接触器的另一个接线端口与电源5的相应的相线连接,空调设备4的另外一个相线(空调设备为两相时)或另外二个相线(空调设备为三相时)分别于电源5的相应的相线连接,电源5经过继电器6向空调设备4提供电能,通过控制继电器6的动作从而控制空调设备允许运行或禁止运行。当门窗处于关闭状态,空调设备4可以运行。当门窗处于关闭开启状态,接近开关7接收门窗开启的状态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延时控制器2,若门窗开启时间超过设定值,延时控制器经过设定的延时时间后,向继电器6输入空调设备禁止运行的权限命令,继电器6产生切断电源5与空调设备4的连接电路的动作,从而强制关闭并禁止空调设备4运行,促使使用者关闭门窗,否则无法继续运行空调设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当门窗处于关闭状态,接近开关7接收门窗关闭的状态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延时控制器2,延时控制器向继电器6输入空调设备允许运行的权限命令,继电器6产生恢复电源5与空调设备4的连接电路的动作,空调设备4又可以进入允许运行的状态。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多种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实现的。
空调设备可以是单冷或冷暖的房间空调设备、采暖设备,空调设备还可以是窗式空调机、挂式空调机、分体式空调机或中央空调设备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乐,未经谢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5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菌种大颗粒生产技术
- 下一篇:使用多执行器的声音-触觉效应转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