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传送链装置的双侧设置有铁芯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4031.7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9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定清;王俏华;王建辉;刘钰;方向宏;徐怡沁;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烟机械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6/04 | 分类号: | H02K16/04;H02K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传送 装置 设置 有铁芯 永磁 同步 直线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电机,具体涉及一种驱动传送链装置的双侧设置有铁芯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送链输送系统一般采用旋转电机带动拨盘,集中驱动长距离物流输送链条。这种结构的传送链输送系统,由于输送距离较长,造成链条之间的应力较大,导致链条之间拉伸,并可能造成断链现象;同时,转弯段需要增加拨盘带动链条运动,增加了机构的复杂性。在柔性负载的起动/停车动态过程中,传送链动态张力波还会造成机械和电气系统的冲击,从而出现撒料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传送链装置的双侧设置有铁芯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它可以降低链节之间的应力,实现长距离传送链的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驱动传送链装置的双侧设置有铁芯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至少一个直线电机动子和至少一对直线电机定子;所述动子包括轭铁、永磁体,轭铁固定设置于传送链直线段的链块底部,轭铁的两外侧面分别固定设置有永磁体;永磁体的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铁芯,铁芯上缠绕有绕组;铁芯和绕组组成定子;定子和动子组成有铁芯电枢,铁芯和绕组作为直线电机的初级;永磁体与铁芯之间形成间隙,轭铁和永磁体所组成的动子能够在两个定子之间运动;轭铁的底部设置有一导条,导条固定设置于铝型材的底部;导条的顶部伸入轭铁底部槽内,轭铁的两内侧面与导条之间形成间隙,轭铁和永磁体所组成的动子能够沿导条作直线运动。
所述轭铁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大于铁芯的长度。
所述动子为偶数个,呈线型排列分散设置于传送链的直线段底部。
所述动子相邻的永磁体的极性相反。
所述导条的前后两端为楔形结构,以方便动子从正反方向进入电枢。
所述铁芯的端部内侧设置有三个数字霍尔卡口,用于安装相隔120°的数字霍尔传感器。
位于同侧的多个定子之间采用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分散驱动传送链装置,降低链节之间的应力,实现长距离传送链的运行,减少转弯段由于链条拉伸造成的内侧摩擦力,不需要附加任何辅助机械装置,确保传送链顺畅运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长动子、短定子,当直线电机的初级线圈通过交变电流形成平行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与动子永磁体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水平推力,驱动链条在水平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齿槽力和端部效应对推力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U型无铁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能够大大提高驱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结构,能够方便安装调试工作。
本实用新型可以加长传送链长度,降低转弯段的机械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驱动传送链装置的双侧设置有铁芯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轭铁, 2为永磁体,
3为铁芯, 4为绕组,
5为铝型材, 6为导条,
7为链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驱动传送链装置的双侧设置有铁芯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包括至少一个直线电机动子和至少一对直线电机定子;动子包括马鞍形轭铁1、永磁体2,轭铁1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传送链直线段的链块7底部,轭铁1的两外侧面分别固定设置有永磁体2;
永磁体2的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硅钢片叠加成的铁芯3,铁芯3上缠绕有绕组4;铁芯3和绕组4组成定子;定子和动子组成有铁芯电枢,铁芯3和绕组4作为直线电机的初级;
永磁体2与铁芯3之间形成间隙,轭铁1和永磁体2所组成的动子能够在两个定子之间运动;
轭铁1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大于铁芯3的长度,形成长动子、短定子结构;
偶数个动子呈线型排列,分散设置于传送链的直线段底部;相邻动子的永磁体2的极性相反;
轭铁1的底部设置有一导条6,导条6通过螺丝固定设置于铝型材5底部的凹槽内;导条6的顶部伸入轭铁1底部的U型槽内,轭铁1的两内侧面与导条6之间形成间隙,轭铁1和永磁体2所组成的动子能够沿导条6作直线运动,以防止永磁体2由于磁铁的吸力偏离电枢的中心位置;
导条6的前后两端为楔形结构,以方便动子从正反方向进入电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烟机械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烟机械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4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
- 下一篇:带转接滑块的伺服电动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