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型负载节能控制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1868.6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井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威康科技节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负载 节能 控制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支路节能技术领域,是一种混合型负载节能控制箱。
背景技术
对亮化照明进行节能改造最理想的工况是纯照明负载支路,但实际照明支路往往伴随着其他动力负荷或者精密设备的混合型用电负荷,这就对节能改造照明支路提出了既保证高安全性又保证节能效果的要求。传统照明节能控制技术采用晶体管功率输出单元,对配电网络造成电力谐波污染,不利于电设备安全,降低了节能改造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型负载节能控制箱,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传统照明节能控制技术采用晶体管功率输出单元,对配电网络造成电力谐波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混合型负载节能控制箱,包括箱体和电控模块;在箱体内固定安装有电控模块,该电控模块包括电参量采集显示器和电抗器,在电参量采集显示器上设有数据接口和温度检测端口,在电抗器上设有电源和保护接地装置,电参量采集显示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电抗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电参量采集显示器和电抗器之间设有电流检测模块和过载检测模块,电抗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电流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电流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参量采集显示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电抗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过载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过载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参量采集显示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
上述电抗器为自适应高阻态电抗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工作过程中无谐波产生,调整过程平稳,优化用电环境。使混合负载支路运行在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有效的提升用电效率。且其充分考虑到设备过热,过载、及故障时的自动旁路功能,具备本地实时能耗数据显示及数据上传接口,方便设备接入到上位机能耗显示及统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混合型负载节能控制箱包括箱体和电控模块;在箱体内固定安装有电控模块,该电控模块包括电参量采集显示器和电抗器,在电参量采集显示器上设有数据接口和温度检测端口,在电抗器上设有电源和保护接地装置,电参量采集显示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电抗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电参量采集显示器收集一系列用能实时数据,实现本地显示、过载保护及数据转发,满足远程上位机数据采集及能耗统计功能。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混合型负载节能控制箱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电参量采集显示器和电抗器之间设有电流检测模块和过载检测模块,电抗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电流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电流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参量采集显示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电抗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过载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过载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参量采集显示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这样,可通过电流检测模块和过载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电抗器的运行状况。电流检测模块和过载检测模块均为现有公知的技术。
如附图1所示,电抗器为自适应高阻态电抗器。工作时将自适应高阻态电抗器与混合型灯光负载支路电连接在一起,其在负荷稳定时平衡三相输出电流,当负荷电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三相自适应高阻态电抗器根据档位设置自动将感应到二次侧的副边电流抵消,实现高阻态电抗与负载的实时自动调整,确保改造支路的连续稳定用电。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威康科技节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威康科技节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1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热反应的教学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提高心理素质的培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