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1302.3 | 申请日: | 201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0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王晔;穆文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供应 旋转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源供应器的转接头,特别涉及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转接头,其包含有一壳体、一转轴、两接脚及两端子;壳体上设有两间隔设置的接脚槽;转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各接脚接近内端处与转轴相互固定,各接脚的外端可随着转轴转动而突出于接脚槽外或位于接脚槽中;各端子装设在壳体内,且外端穿出壳体外;当接脚转动至定位且突出于接脚槽外时,接脚的内端会与相对应的端子的内端相接触而导通。
使用时,两端子的外端穿设于电源供应器的电源接头,而两接脚的外端则突出于接脚槽外,并插设于插座中;如同前述,此时接脚与端子相接触而导通,因此插座中的电力便可依序通过接脚及端子而传送到电源供应器中。
然而,现有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转接头具有以下缺点:
其一,由于接脚与端子仅有一处相接触来导通,因此若因碰撞或各种原因而导致接脚或端子的位置有偏差,则便可能会使相对应的接脚与端子无法顺利接触而造成断路,进而无法使用。
其二,转轴是通过两端枢设于壳体壁面上来与壳体相连接,因此壳体内壁面上设置有与转轴枢接的结构,而该结构便会导致壳体具有一定的宽度,进而使得电源供应器的整体体积被迫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其使用上稳定性不佳且体积过大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其可有效解决上述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其中包含有:
一壳体,其具有一内部空间,壳体的壁面设有两接脚槽及两端子孔;接脚槽为一长槽,且两接脚槽间隔设置;两端子孔间隔设置;
一转轴,其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
两接脚,其分别位于壳体的两接脚槽中,各接脚固设于转轴上,各接脚内端设有一后接触部,各接脚的外侧面邻接其内端处设有一侧接触部,侧接触部偏离转轴的轴心;
两端子,其装设于壳体内,两端子的外端分别穿设于壳体的两端子孔,各端子的内端设有一后接触部及一侧接触部;各端子的后接触部及侧接触部分别选择性接触到相对应的接脚的后接触部及侧接触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其中该转轴包含有一枢设部,枢设部与壳体相枢设,且枢设部位于两接脚之间。转轴通过位于中段的枢设部与底座枢设,以此壳体的两侧壁面便无需设置用于枢接的结构,因此可有效缩减壳体的宽度。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其中该壳体包含有一固定件,固定件套设转轴的枢设部,且装设固定于壳体的内壁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其中该转轴的枢设部为一凸轮;壳体的固定件具有一抵靠部及一夹设部,抵靠部及夹设部夹设转轴的枢设部,且夹设部可被枢设部给撑开。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其中该转轴的枢设部径向突出有一定位块;夹设部的内壁面凹设有一定位槽;转轴的定位块选择性地穿设抵靠于夹设部的定位槽中。以此便可利用干涉产生应力而达到定位的效果,并使接脚转动到定位后,不会轻易晃动。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其中该接脚及转轴相对壳体的转动角度介于0度到90度之间。以此当接脚转动到定位时,接脚恰好垂直于壳体的底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其中该端子的后接触部及侧接触部均为弹片。以此当接脚的接触部抵靠于端子的接触部时,端子的接触部因为是弹片具有弹性所以会略为弯曲地抵靠接脚的接触部,进而可有效确保接脚与端子的接触部相互接触。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旋转转接头,其中该壳体包含有一底座及一上盖,接脚槽成形于底座,端子孔成形于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各接脚内端设有一后接触部及一侧接触部,而各端子的内端同样设有一后接触部及一侧接触部,并且当接脚转动到定位时,接脚的后接触部及侧接触部分别会接触到端子的后接触部及侧接触部;因此各接脚与相对应的端子便会有两处相接触,即使因碰撞或各种原因导致接脚及端子的位置有偏差,只要接脚及端子间还有其中一处相接触,便仍可使接脚及端子达到导通的功效,进而可有效确保接脚及端子使用时保持通电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以此达到有效提升使用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大部组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件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件外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1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雨车用外接式电源接头
- 下一篇:一种座舱连接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