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亲虾培育池残饵收集与代谢污物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9136.8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2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江世贵;李涛;黄建华;杨其彬;黄小林;周发林;邱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涛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育 池残饵 收集 代谢 污物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斑节对虾亲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亲虾培育池残饵收集与代谢污物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室内水泥培育池进行待产斑节对虾亲虾培育时,往往会投喂较多沙蚕、鱿鱼等饵料,未摄食完的饵料及斑节对虾亲虾的代谢物会造成水体污染。为保证亲虾有一个舒适清洁的生存环境,及测定亲虾饵料的摄食情况,需每1-2天对池底残饵及代谢污物进行处理。在清理的过程中,通常先用网兜捞出残饵,再用虹吸管清除代谢污物。而虹吸管口径较小,吸污较慢,吸污过程会浪费较多时间,增加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亲虾培育池残饵收集与代谢污物清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亲虾培育池残饵收集与代谢污物清除装置,包括多孔PVC吸污管、塑料排污软管、三通管接头、手持柄、开关阀门及收集网袋,所述三通管接头的前端的左右两个接口连接有两段多孔PVC吸污管,所述多孔PVC吸污管通过所述三通管接头与所述塑料排污软管连接,所述三通管接头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持柄的前端部,所述塑料排污软管通过所述开关阀门与所述收集网袋连接。
所述三通管接头设置有吸污通孔。
两段所述多孔PVC吸污管的远离所述三通管接头的一端封闭。
所述多孔PVC吸污管的管径为2cm,所述多孔PVC吸污管上的小通孔的孔径为0.5cm,所述多孔PVC吸污管的长度50~80cm。
所述塑料排污软管的管径为5cm,长度为8~10m。
所述塑料排污软管内设置有钢丝支撑圈。
所述收集网袋为8-10目的网袋,网袋的尾部用绳子捆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多孔PVC吸污管加大了吸除污物及残饵的面积,从而加快了培育池清理速度;三通管接头连接两段管径2cm的多孔PVC吸污管及管径5cm的塑料排污软管,5cm的塑料排污软管能大大增加吸污水压,使残饵与代谢污物更易被吸走、排出;收集网袋具有过滤残饵的作用,便于残饵的称量记录或再利用。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易于加工,采用虹吸原理,能够方便、快速地收集亲虾培育池的残饵及清除代谢污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多孔PVC吸污管;2-三通管接头;3-塑料排污软管;4-手持柄;5-开关阀门;6-收集网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亲虾培育池残饵收集与代谢污物清除装置,包括多孔PVC吸污管1、塑料排污软管3、三通管接头2、手持柄4、开关阀门5及收集网袋6,三通管接头2的前端的左右两个接口连接有两段多孔PVC吸污管1,多孔PVC吸污管1通过三通管接头2与塑料排污软管3连接,三通管接头2固定连接于手持柄4的前端部,塑料排污软管3通过开关阀门5与收集网袋6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三通管接头2设置有吸污通孔,使装置没有吸污死角。两段多孔PVC吸污管1的远离三通管接头2的一端封闭,从而加大从小通孔的进水压力。多孔PVC吸污管1材质坚硬耐磨,管径2cm为宜,多孔PVC吸污管1上的小通孔的孔径为0.5cm,多孔PVC吸污管1的长度50~80cm。多孔PVC吸污管1上的小通孔可由多孔PVC吸污管1的两端向中部逐渐稀疏排列,以保持吸污管两端的吸污效果不受影响。手持柄4材料轻便、坚硬,不易弯曲。塑料排污软管3的管径为5cm,长度为8~10m,塑料排污软管3内设置有钢丝支撑圈最佳。收集网袋6为8-10目的网袋,网袋的尾部用绳子捆扎,网袋可以收集残饵,滤掉颗粒细小的代谢污物。解开绳子即可拿出网袋内的残饵。
工作时,在用手持柄4沿培育池底推动多孔PVC吸污管1时,池底的残饵及代谢物被吸走并流向收集网袋6,代谢物通过收集网袋6的网孔排出,残饵则被收集于收集网袋6中,即可对收集的残饵进行称量记录或再利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涛,未经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9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水瓶盖注塑模密封针摆放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盛装牙膏的软管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