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理抗菌不锈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6577.2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5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钢泓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15/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程文敢 |
地址: | 364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 抗菌 不锈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抗菌不锈钢板,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金属板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锈钢因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强度和刚度,广泛就用于各根工业领域,尤其是食品工业、家庭卫生设备方面也应用广泛。因此,抗菌不锈钢具有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
目前抗菌不锈钢,主要通过不锈钢材料中添加抗菌金属元素,如银、铜等,也有在不锈钢表面喷涂或真空镀上一层抗菌涂层(有机抗菌剂或银离子等),如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665931B中公开一种长效抗菌不锈钢薄膜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提供一种掺银二氧化硅溶液;上述的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都是添加抗菌剂的方式以达到抗菌的效果。但这样会因为抗菌添加剂的失活而降低效果,也会存在抗菌剂被人体接触吸收,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抗菌不锈钢板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且利用物理方法抗菌,并获得抗菌效果明显的不锈钢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物理抗菌不锈钢板,该不锈钢板包括不锈钢基板及包裹于不锈钢基板周侧的有机硅季铵盐层,获得具有多根微纳柱状结构的微柱结构层,而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层附着于柱结构层,形成抗菌不锈钢板结构。
进一步,所述微柱结构层中每根柱状结构的宽度为20~50um。
进一步,所述微柱结构层中每根柱状结构的高度为5~60um。
进一步,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层为纳米季铵盐阳离子基团层。
本实用新型利用激光镭射不锈钢表面获得微米柱结构,并浸涂纳米单分子有机硅季铵盐,形成物理抗菌不锈钢板结构,通过这种不锈钢板表面的“鞋钉”结构,在细菌登录上其表面以物理性杀死微生物,而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所以不会产生抗药性的“超级细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物理抗菌不锈钢板,该不锈钢板包括不锈钢基板1及包裹于不锈钢基板1周侧的有机硅季铵盐层2;所述不锈钢基板1一侧通过激光镭射其表面,获得具有多根微纳柱状结构的微柱结构层3,而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层2附着于柱结构层3,形成抗菌不锈钢板结构;所述微柱结构层3中每根柱状结构的宽度为20~50um,其高度为5~60um。所述附着于微柱结构层3的有机硅季铵盐层2为纳米季铵盐阳离子基团层,其通过已经获得微柱结构层3的不锈钢基板1浸涂纳米单分子有机硅季铵盐中,并在不锈钢基板1上的每根微柱表面包覆一层纳米季铵盐阳离子基团,进而获得有机硅季铵盐层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柱结构层使得不锈钢板表面呈“鞋钉”结构,而这种“鞋钉”结构,在细菌登录上不锈钢板表面时,细菌被粘于不锈钢板上,并受到不锈钢板表面有机硅季铵盐层的阳离子分子吸引,当带负电荷的微生物和有机硅季铵盐层中分子接触,其细胞壁被刺穿,致其触电致死,其以物理性杀死微生物,而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所以不会产生抗药性的“超级细菌”。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钢泓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钢泓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6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塑包装机
- 下一篇:超声波洗瓶机用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