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田字形路汇全定向分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5947.0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江贤国;江特;徐艳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贤国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形 路汇全 定向 分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田字形路汇全定向分流系统,属于路桥及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解决十字路口交通分流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车辆的增加,在十字路口处人车拥挤,特别是在城市,交通路口堵塞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主要原因是在十字路口处人车的分流都是由红绿黄灯作为指令,红绿黄灯只能允许一个方向通行,而其它方向的人车等待,由此造成交通堵塞。绿灯行、红灯停的交通规则,实际上浪费了很多的行车资源。在道路交通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挖掘交通潜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交通资源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立交桥、灯光分流、人行天桥等方法 虽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科学地解决上述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交通资源,设计一种田字形路汇全定向分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田字形路汇全定向分流系统包括第一道路和与之交叉的第二道路,在第一道路与第二道路的交叉区域,第一道路通过坡路段向下凹,使第一道路下交叉处低于地面的深度为H2, 第二道路通过引桥段向上凸,使第二道路上交叉处高于地面的高度为H1;在第一道路和第二道路的坡路段和引桥段起始处两侧通过第一分流耳道、第二分流耳道、第三分流耳道、第四分流耳道将第一道路与第二道路的相邻侧连接。
在第二道路上交叉处与引桥段交界处的两侧设有楼梯至地面;在第一道路下交叉处与坡路段交界处的两侧设有楼梯至地面。
所述的第一道路下交叉处低于地面的深度H2=2.2~2.4m,第二道路上交叉处高于地面的高度H1=2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将16个方向的车辆全部无障碍定向分流。
2)引桥段和坡路段短,桥面跨度小,路桥同宽,成本低。
3)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都有专道通行,方便快捷,节省了人行天桥。
4)人行道相互连通,四通八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道路1与第二道路2的交叉区域,第一道路1通过坡路段1b向下凹,使第一道路1下交叉处1a低于地面的深度为H2, 第二道路2通过引桥段2b向上凸,使第二道路2上交叉处2a高于地面的高度为H1;在第一道路1和第二道路2的坡路段1b和引桥段2b起始处两侧通过第一分流耳道3、第二分流耳道4、第三分流耳道5、第四分流耳道6将第一道路与第二道路连接。
在第二道路2上交叉处2a的两侧与引桥段2b交界处设有楼梯7至地面8;在第一道路1下交叉处1a的两侧与坡路段1b交界处设有楼梯7至地面8。楼梯7是连接上下交叉处的人行通道,行人可选择从这里拐行或过街。
所述的第一道路1下交叉处1a低于地面的深度H2=2.2~2.4m,第二道路2上交叉处2a高于地面的高度H1=2m。
所述的第一分流耳道3、第二分流耳道4、第三分流耳道5、第四分流耳道6均为双向两车道。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道路1和第二道路2在交叉处可无障碍通过直行车辆。
第一分流耳道3、第二分流耳道4、第三分流耳道5、第四分流耳道6用于拐弯车辆的分流。右拐的车辆在过交叉区域前从分流耳道外侧通过,左拐的车辆在过交叉区域后从分流耳道内侧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贤国,未经江贤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5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露天矿山运输道路排水装置
- 下一篇:低压热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