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转移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5941.3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5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刘前术;肖荣;曾庆才;魏光国;唐朝辉;刘亚平;何康;蒋显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7/02 | 分类号: | B65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玉秋;郝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移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转移设备的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转移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电器生产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组装材料,大部分企业使用的组装材料所在的位置遍布企业的生产区间,所以需要移动各种各样组装的成品、半成品等,为了省时省力的转移设备,企业采用多种转移方法和工具。现有的普通转移工具为固定拖木,将需要转移的设备放置于拖木上,固定后进行托运,存在存放固定拖木需要的空间大、适用范围有限,当需要移动的各种产品的体积大于或者小于固定拖木时,不能运输、周转不灵活、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转移工具,可以解决普通转移工具存在的存放占用空间大、适用范围局限性大、周转不灵活、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转移工具,包括转移底板、固定架,所述转移底板的两端设置有支架、每个支架的两端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每个支架的中间设置有2个以上通孔;所述固定架呈长方体形,所述长方体底部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架,每个连接架的两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每个连接架的中间设置有2个以上的凸块,所述凸块插入所述通孔调节转移底板和固定架的宽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连接孔,用于连接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将固定架和转移底板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设置有螺栓纹,所述凸块为螺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轮为万向轮,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转移工具的灵活周转。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止动装置,用于防止意外松脱,保障运输的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盘底部设置有旋转轮,旋转轮的数量为1个。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每一端设置的滚轮数量为2个。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2个滚轮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旋转轮与所述2个滚轮之间的直线距离,呈等腰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中,公开一种新型转移工具,比固定拖木周转灵活、方便,采用万向轮可以随时随地运输、快捷方便;连接架与支架连接时可伸缩,便于放置,可以适用于各种大小的产品转移,当不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转移工具时,可以拆卸固定架,存放时占用空间小;万向轮带止动装置,克服惯性移动导致的意外松动,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所述固定架可以为四根铁架,通过连接架与转移底板连接,所述转移底板也可以只有实用价值高;2个滚轮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旋转轮与所述2个滚轮之间的直线距离,呈等腰三角形,可以载荷可达2000千克,可适用大型电器设备的组装与转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移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架上设置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转移底板;2、固定架;11、支架;12、支撑盘;13、旋转轮14、通孔;21、连接架;22、凸块;23、固定结构;24、连接孔;2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4,一种新型转移工具,包括转移底板1、固定架2,所述转移底板1的两端设置有支架11、每个支架11的两端设置有支撑盘12,所述每个支架11的中间设置有2个以上通孔14;所述固定架2呈长方体形,所述长方体底部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架21,每个连接架21的两端设置有滚轮25,所述每个连接架21的中间设置有2个以上的凸块22,所述凸块22插入所述通孔14调节转移底板1和固定架2的宽度。所述连接架21上设置有连接孔24,用于连接固定结构23,所述固定结构23将固定架2和转移底板1连接在一起。
所述滚轮25为万向轮,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转移工具的灵活周转。万向轮上设置有止动装置,用于防止意外松脱,保障运输的安全可靠。所述通孔14设置有螺栓纹,所述凸块22为螺栓。
所述支撑盘12底部设置有旋转轮13,旋转轮13的数量为1个。所述连接架21每一端设置的滚轮25数量为2个。所述2个滚轮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旋转轮13与所述2个滚轮25之间的直线距离,呈等腰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5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噪声消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