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式小体积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5195.8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梅剑春;叶青;田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体积 免疫 层析 试纸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式小体积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检测仪。
背景技术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ing technique,ILT)是19世纪80年代初期继酶免疫标记、荧光免疫标记、放射性同位素免疫标记三大标记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简便、迅速、准确、特异性强、敏度高、无污染、假阳性率低等的优势。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借助毛细管虹吸作用,使样品与喷在玻璃纤维上的胶体金标记物混合在一起在硝酸纤维膜上移动,若样品中含有抗原(或抗体),与胶体金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扩散至膜上检测区再与未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金标抗原抗体复合物,滞留在检测线上并显色,可得到直观的检测结果。
胶体金试纸条上一般有两条线,检测线(简称T线)和对照线(简称C线)。T线上一般包被的是待测物的另一特异性抗体,而C线上一般包被的是金标结合垫上胶体金标记过的受体的抗体。C线用于检测此次测试是否有效,如果线上未观察到颜色即胶体金的颇色红色或紫色,则表示此次测试无效,线上的结果不可取,无意义如果线上观察到颜色,则根据T线上的颜色来判定结果。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主要应用在需要定性检测的场合。当待检溶液中样本的浓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颜色变化,反之则没有。该技术特别适用在疾病定性监测当中,分析血清、尿液中有没有异常升高的物质,例如怀孕时尿液中HCG的含量等。这种方法简单以是否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为阳性界限,检测结果为是或者不是这种二值关系。
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胶体金试纸条中的NC膜的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很多专业的厂商(如Kinma-tic Automation公司等)提供精密的加液、切割和组装器材,而且还提供自动化全套的生产流水线,因此在执行严格质量控制的条件下已能生产出性质基本一致的免疫胶体金金渗滤试剂盒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测试条。基本保证了每次检测时加入进去的样本会和金标结合物混合在一起沿着NC膜上推进的均一性和速度的一致性,使根据T线的颜色深浅来判读样本的浓度称为可能。
肉眼判读主要是和标准比色卡进行比对,具有检测速度慢,自动化程度低的明显缺点。而且检测人员的主观性大,无法保证检测结果一直安全有效,误差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式小体积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检测仪,采用光纤作为出射光源,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式小体积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检测仪由两组激发光源(1和2)、两个光电二极管(3和4)、处理器以及显示模块组成。每组激发光源由高亮度发光二极管(5)、聚焦装置(6)和出射光纤(7)组成。
两组激发光源各自和一个光电二极管组成一个探测回路,分别对胶体金试纸条的质控线(9)和检测线(10)的颜色灰度进行探测。激发光源(1)发出的光由出射光纤射到胶体金试纸条的质控线(9),经发射后由光电二极管(3)接收。激发光源(2)发出的光由出射光纤射到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线(10),经发射后由光电二极管(4)接收。光电二极管(3和4)负责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把电信号传输给处理器进行分析。由于胶体金试纸条的质控线(9)和检测线(10)对激发光源发出的光存在吸收现象,光吸收的程度与试纸条质控线(9)和检测线(10)的颜色浓度相关,所以通过分析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信号,就可以判读加入胶体金试纸条检验的样品液的浓度。
处理器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后,将结果输出到显示模块呈现给用户。
附图说明
附图是光纤式小体积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检测仪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式小体积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检测仪由两组激发光源(1和2)、两个光电二极管(3和4)、处理器以及显示模块组成。
每组激发光源由高亮度发光二极管(5)、聚焦装置(6)和出射光纤(7)组成。高亮度发光二极管(5)发出的光射入聚焦装置(6),聚焦装置(6)将光束聚焦在出射光纤(7)的外端面上,然后光束从出射光纤(7)另一端的外端面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5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