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管盖移除装置中的夹持提升及开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4407.0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7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施洪明;倪冬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特可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4 | 分类号: | G01N35/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 装置 中的 夹持 提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够自动移除容纳血液等试样的试管上的盖帽的装置,尤其涉及试管盖移除装置中利用同一套夹具将不同长度的试管夹持提升至同一高度并且在夹紧试管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开盖的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等试样标本采集完成后,需由检测分析设备对试管内的试样进行检测分析,试样标本在进入检测分析仪器前需要进行开盖作业,目前有人工开盖和机器自动开盖两种方式,其中,人工开盖的方式效率低,且存在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等被污染的潜在危害,而机器自动开盖的方式具有效率高且无污染的特点,但现有的机器自动开盖装置适用的管架多为特殊定制,而不是通用的管架,并且是对试管进行一个一个的开盖,自动化程度及效率不高,现有技术中也有可以对多支试管同时进行开盖作业的装置,但是均只能对同一管径并且同一长度的试管同时进行开盖作业,而无法对同一管径、不同长度的试管同时进行开盖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试管盖移除装置中的夹持提升及开盖机构,其可以将同一管径、不同长度的试管提升至同一高度,并利用同一套夹具进行开盖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试管盖移除装置中的夹持提升及开盖机构,包括横向布置的盖夹具,盖夹具可以升、降运动,盖夹具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线导轨副中的滑块固接,盖夹具两端均通过第一直线导轨副可滑动地支撑在凸轮安装座上,凸轮安装座上装有凸轮,凸轮另一侧设有带有导向斜面的凸轮导向板,凸轮面对所述导向斜面,凸轮导向板通过第二直线导轨副可滑动地支撑在机架上,凸轮导向板与齿条固接,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传动连接,电机带动传动轴上的同步带运动,从而带动同步带的从带轮轴上的齿轮转动,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带动凸轮导向板沿着第二直线导轨副中的直线导轨进行升、降运动,凸轮导向板带有纵伸臂,纵伸臂位于盖夹具的下方,纵伸臂碰触或离开盖夹具,可带动盖夹具进行升或降运动;盖夹具可以纵向移动,凸轮导向板的导向斜面控制凸轮运动,从而使盖夹具随着凸轮安装座、凸轮一起纵向移动;所述盖夹具包括横向对称布置的第一盖夹具与第二盖夹具,通过第一盖夹具与第二盖夹具的纵向移动,实现第一盖夹具与第二盖夹具的夹紧或松开。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所述第一盖夹具两端的结构以第一盖夹具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第二盖夹具两端的结构以第二盖夹具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传动轴纵向支撑在机架上,机架固接在底座上,电机驱动传动轴主动侧上的第一同步带及从动侧上的第二同步带运动,第一同步带及第二同步带的从带轮轴上的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带动凸轮导向板沿着第二直线导轨副中的直线导轨进行升、降运动。
第一盖夹具及第二盖夹具均带有至少一个圆弧凹槽。
所述机架上装有三个传感器,分别布置在起始点位置、夹持提升目标试管至同一高度位置及完成开盖位置,凸轮导向板上设有与传感器配合的感应片。
凸轮安装座与导柱滑动连接,导柱纵向装在机架上,凸轮导向板的导向斜面控制凸轮运动,从而实现盖夹具随着凸轮安装座、凸轮一起沿着导柱纵向移动。
所述机架带有横向安装空间及纵向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没有夹紧试管管身的前提下先通过盖夹具夹紧试管盖帽从而将长度不同的试管提升至同一高度,然后再在夹紧试管管身的基础上利用同一套盖夹具移除试管盖帽,与传统的先使用试管管身夹具夹紧试管、后使用盖夹具移除盖帽的作业过程相比,多设计了一套利用同一套盖夹具提升试管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同一管径、高低不同的多个试管同时进行开盖作业,突破了传统技术中只能对批量的同一管径、同一长度试管进行开盖作业的作业范围,且提高了作业效率;第一盖夹具和第二盖夹具的升降运动通过同一部电机驱动,保证盖夹具的作业的同步性;通过在凸轮导向板上设置导向斜面和纵伸臂,使得盖夹具的升降运动、对合及分离移动均通过凸轮导向板的升降运动就可实现,简化了整个装置的驱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盖夹具一端的结构的轴测视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特可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特可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4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铟镓硒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简易装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