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黄素生产过程中茶叶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864.8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4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任雪音;刘剑宏;曹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素 生产过程 茶叶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黄素生产过程中茶叶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茶黄素是茶叶中儿茶素类物质经发酵氧化而形成的大芳香环类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多酚羟基具茶骈酚酮结构的物质,最早是由红茶中发现,是红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叶中的儿茶素(catechins)被氧化形成茶黄素(theaflavins, TF)和茶红素(thearubins, TR)等。传统上也将这种氧化过程称为发酵。茶黄素茶红素赋予红茶所特有的颜色和味道。
茶黄素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新鲜茶叶作为发酵酶使用,这就需要对新鲜茶叶进行破壁预处理。现有技术中,是采用粉碎机将新鲜茶叶粉碎来达到破壁效果,粉碎机的筛网细度在10-20目,在粉碎过程中,容易把粉碎机筛网堵塞,影响机器运转,降低生产效率;且粉碎的温度高、颗粒度大、破壁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破壁效果好、不会堵塞筛网、生产效率高的茶黄素生产过程中茶叶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黄素生产过程中茶叶预处理装置,它包括粗粉碎机、传送系统、揉切机和收集桶,所述传送系统一端设置于粗粉碎机出料口下方,另一端设置于揉切机进料口上方,所述收集桶设置于揉切机出料口下方。
所述粗粉碎机的筛网孔径为1-5目。
所述揉切机的筛网孔径为20-40目。
所述揉切机为螺杆式揉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茶黄素生产过程中茶叶预处理装置,新鲜的茶叶经过粗粉和揉切两次加工,破壁效果好,颗粒细,且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筛网堵塞现象,粉碎过程中不会产生高温,生产效率高,粉碎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茶黄素生产过程中茶叶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粗粉碎机1、传送系统2、揉切机3、收集桶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茶黄素生产过程中茶叶预处理装置, 它主要由粗粉碎机1、传送系统2、揉切机3和收集桶4组成,所述粗粉碎机1的筛网孔径为1-5目,所述传送系统一端设置于粗粉碎机1出料口下方,另一端设置于揉切机3进料口上方,所述收集桶4设置于揉切机3出料口下方,所述揉切机3的筛网孔径为20-40目。
所述揉切机3为螺杆式揉切机。
使用时,将新鲜茶叶从粗粉碎机1进料口加入,经过粗粉机粉碎,由于粗粉机筛孔较大,不易堵塞,粉碎过程中不易产生高温;粗粉后的物料经传送系统2输送至揉切机3,经揉切后,粉碎后颗粒进一步减小,同时通过揉切作用,破壁效果更好,然后经由20-40目的筛网过滤,进入收集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粮食蒸煮机的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