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直流系统蓄电池组接地故障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698.1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书欣;苏英俩;王振丰;陈媚;杨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畅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直流 系统 蓄电池 组接 故障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变电站,发电厂等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接地故障检测,实现对不接地的蓄电池组出现了接地故障时的快速检测,准确定位故障电池编号。
背景技术:
变电站、发电厂都采用了直流电源系统做为控制回路、继电保护、远动操控、计算机,事故照明等工作电源。直流电源系统都是采用蓄电池组作为后备电源,实现了不间断供电,当交流电源失电时,直流电源系统的蓄电池组就成为唯一实现对控制回路,继电保护、远动控制,提供供电的电源。直流系统与交流系统不同之处除了其能源的不间断外,直流电源系统是一个不接地系统,也就是说当直流电源系统发生接地时,常常会造成继电保护发生拒动或误动现象。所以,现有的直流系统都安装了绝缘监测继电器、直流接地选线装置、直流接地绝缘监察装置等对直流系统对地绝缘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近年来,还有采用了信号注入法和直流漏电流传感器、磁饱和传感器等原理对发生直流接地故障的支路接地进行定位和选线。采用的信号注入法或直流漏电流传感器可以准确的对发生接地的支路进行判断,而对于提供能量的蓄电池供电回路完全不同于控制回路和继电保护回路,做为供电能源的输出回路与负载回路有电流大,方向相反等原因,所以常常对蓄电池组的接地就无法准确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能准确地判断出直流系统发生接地状态时是不是由蓄电池组回路接地引起的,如果是蓄电池接地引起的,能准确定位出第几号蓄电池发生接地,以便于快捷、及时地排除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个电桥的判断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了:
1. 正对地电阻R1
2. 负对地电阻R2
3. 正对地电阻R3
4. 负对地电阻R4
5. 平衡电阻R5
6. 平衡电阻R6
7. 第一电桥(1)
8. 第二电桥(2)
9. 第一电桥(1)控制开关K1
10. 第二电桥(2)控制开关K2
其电路连接为:正对地电阻R1、负对地电阻R2与第一电桥(1)控制开关K1相接、第一电桥(1)控制开关K1另一端分别接正电池组正极和负极;正对地电阻R1、负对地电阻R2与平衡电阻R5相并接;平衡电阻R5另一端接地。正对地电阻R3、负对地电阻R4与第二电桥(2)控制开关K2相接、第二电桥(2)控制开关K2另一端分别接正电池组正极和负极;正对地电阻R3与负对地电阻R4相接、正对地电阻R3、负对地电阻R4与平衡电阻R6相并接,平衡电阻R6另一端接地。第一电桥(1)控制开关K1、正对地电阻R1、负对地电阻R2、平衡电阻R5形成一个独立的第一电桥(1);第二电桥(2)控制开关K2、正对地电阻R3、负对地电阻R4、平衡电阻R6形成另一个独立的第二电桥(2)。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电力直流系统蓄电池组接地故障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了:正对地电阻R1、负对地电阻R2、正对地电阻R3、负对地电阻R4、平衡电阻R5、平衡电阻R6、第一电桥(1)、第二电桥(2)、第一电桥(1)控制开关K1、第二电桥(2)控制开关K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畅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畅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十字形磁通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流配送自动指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