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散热器金属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671.2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蒋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丰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01 | 分类号: | F16L33/01;F16L9/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散热器 金属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配件领域,特别是由金属管和橡胶管两种不同材质组合配装的一种散热器管,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口径散热器金属管总成。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是替代人们体力劳动的一种机具,它的发展伴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工程机械归属于建筑机械,为专用设备,主要包括土方机械、混凝土机械、装载机械和起重机械四大类。工程机械的运行主要是通过发动机的工作来完成的,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保证发动机能时刻具有最佳的输出功率,发动机中的各种管件如进气通道、散热管等都必须满足内部流体介质流速的需要。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动机的内部空间有限,各种管件的空间形状及走向复杂,再加上橡胶软管具有制造成本低、耐高温,耐热油和耐老化的特性且易于成型,因此目前许多管件都采用橡胶软管替代,但是对于大口径的发动机散热器管来说,鉴于其长度大,形状复杂如果完全采用橡胶材料替代话,其强度又略显不够,并且在长时间的颠簸使用中还可能造成管件变形或内管孔堵塞等现象。所以合理的设计大口径的散热器管,才能够保证其在使用时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工程机械发动机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耐高温、耐老化、承压能力强且刚柔兼并的一种大口径散热器金属管总成。该金属管总成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能满足纳科工程机械系列车型进气系统冷却的装配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口径散热器金属管总成,包括金属管体,金属管体至少成型有五个空间走向段,并且两相邻的空间走向段间均连接有弧形的圆滑过渡段,金属管体的前端头制有连接公头,金属管体的尾端口套接连通有异径橡胶软管,该异径橡胶软管与尾端口相连的外周面环绕有密封注塑环;异径橡胶软管和金属管体固定相组配构成一种具有复杂空间形态的大口径散热管体,金属管体上焊接有管支架。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金属管体具有五个空间走向段和四个圆滑过渡段,第一空间走向段的前端头制有连接公头,第一空间走向段与第二空间走向段间连接有第一圆滑过渡段,第二空间走向段与第三空间走向段间连接有第二圆滑过渡段,第三空间走向段与第四空间走向段间连接有第三圆滑过渡段,第四空间走向段与第五空间走向段间连接有第四圆滑过渡段,异径橡胶软管连通在第五空间走向段的尾端口。
上述的第二空间走向段、第三空间走向段和第四空间走向段的外周面上均焊接有管支架。
上述的异径橡胶软管的两端均具有扩径形成的扩径端头。
上述的异径橡胶软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管橡胶层、纤维线增强层和外管橡胶层,纤维线增强层为针织机在内管橡胶层上纺织的芳纶线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压模注塑工艺将钢性的金属管体和柔性的异径橡胶软管组合配装成一体构成了一种大口径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散热水管总成,不仅满足了该类散热管的钢性要求,同时兼有橡胶管的柔性。金属管体和异径橡胶软管组合成具有复杂空间形态的管体结构,即保证了管体内流体介质的流动性好,同时还使发动机的整体装配空间更加合理,减少了传统管件连接接头多,密封性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整机的装配速度,节约了人们的劳动时间。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制造容易且成本低廉,具有耐高温,耐热油,耐老化和抗爆性能强的特点,能满足发动机散热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异径橡胶软管断面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空间走向段A、第一空间走向段A1、第二空间走向段A2、第三空间走向段A3、第四空间走向段A4、第五空间走向段A5、圆滑过渡段B、第一圆滑过渡段B1、第二圆滑过渡段B2、第三圆滑过渡段B3、第四圆滑过渡段B4、金属管体1、连接公头11、异径橡胶软管2、内管橡胶层2a、纤维线增强层2b、外管橡胶层2c、扩径端头21、密封注塑环3、管支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丰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丰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软管连接结构的芯杆和软管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法兰及沥青搅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