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卷绕铜管的收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433.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小秋;刘文广;廖寒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星鹏铜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6 | 分类号: | B65H6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卷绕 铜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卷绕铜管的收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冶炼企业与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原料需求增加,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冶炼企业产能迅速扩张,而矿石原料供应却十分紧张,冶炼厂对于原料的需求将越来越依赖于废铜。利用回收的废杂铜,经分拣、筛选、熔铸、加工再利用,不仅能有效缓解上述问题,还节能环保。
生产铜管时,通常废旧杂铜经高温熔炼炉熔化精炼后,经过潜流通道进入保温炉保温,再经过铜管加工模具成型,由牵引机水平或向上牵引连续铸造出铜管坯,铜管坯再经铣面后推进到三辊行星轧机连续轧制出半成品管,最后半成品管根据所需进行拉伸,拉伸完成后,铜管精整缠绕、退火、成品入库。
对铜管的盘绕通常由复绕机进行,铜管盘绕好后再输送至下一工序进行加工。虽然铜管卷绕后,大大减小了铜管所占的空间,但同时,单位空间内铜管的重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将卷绕好的铜管输送至下一工序,且避免对铜管造成损伤,一直是钢管生产中关注的问题之一。
目前输送卷绕铜管的装置多种多样,但普遍结构复杂,不仅成本高,同时也给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控制带来了难度,当出现故障时,检修费事费力,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卷绕铜管的收料机构,结构简单易操作。
一种用于卷绕铜管的收料机构,包括平行布置的两排传送辊,所述两排传送辊之间设有升降转盘,该升降转盘的顶面插接有铜管卷绕盘,所述升降转盘的顶面与铜管卷绕盘的底面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周向定位件。
升降转盘处于升起状态时,铜管卷绕盘可进行铜管卷绕,铜管卷绕完成后,升降转盘下降,铜管卷绕盘落到两排传动辊上,传送辊将铜管卷绕盘输出。
所述铜管卷绕盘包括:
与所述升降转盘的顶面相配合的底盘;
固定在所述底盘的两个环形挡墙,两个环形挡墙同心布置,两个环形挡墙之间为铜管容纳区。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转盘的中心带有定位台,该定位台顶面的中心设有定位孔,所述铜管卷绕盘中,底盘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台形状配合的定位槽,该定位槽中带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能够防止铜管卷绕盘在卷绕铜管过程中发生错位。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台为圆台形。
作为优选,所述周向定位件包括设置在铜管卷绕盘底盘的偏心销,以及位于升降转盘顶面的偏心销孔。
作为优选,两排传送辊的外侧设有用于限定铜管卷绕盘行进路径的纠偏导轨。
铜管卷绕完成后,铜管卷绕盘的重量大大增加,在传送辊运输时具有一定的惯性,纠偏导轨能够有效防止铜管卷绕盘偏离传送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用于卷绕铜管的收料机构,结构简单,能够轻松实现卷绕铜管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用于卷绕铜管的收料机构结构牢固,且通过设置纠偏导轨,保证了铜管卷绕盘沿着行进路径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卷绕铜管的收料机构(不包括铜管卷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卷绕铜管的收料机构中铜管卷绕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传送辊; 2-升降转盘; 3-铜管卷绕盘;
4-纠偏导轨; 5-定位台; 6-定位孔;
7-偏心销孔; 8-底盘;
10-定位槽; 11-定位柱; 12-偏心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释。
本实施例用于卷绕铜管的收料机构包括传送辊1、升降转盘2和铜管卷绕盘3。
如图1所示,传送辊1为平行布置的两排,两排传送辊之间的间距为1.2m,两排传送辊的外侧各设置有一条纠偏导轨4,能够限定铜管卷绕盘3的行进路径,使其沿着传送辊1的方向前进。
升降转盘2位于两排传送辊之间,升降转盘2的中心带有定位台5,该定位台5呈圆台形,定位台5顶面的中心还设有一个定位孔6。升降转盘2的顶面还设置有一个偏心销孔7。
如图2所示,铜管卷绕盘包括底盘8和两个环形挡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星鹏铜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星鹏铜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弹性压纱板的捻接腔盖装置
- 下一篇:锥形卷膜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