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连体安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1483.6 | 申请日: | 201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换玉;李春景;陈飞;赵冬冬;刘松;方明学;杨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连体 安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连体安全阀。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化成技术分为内化成和外化成两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酸污染较为严重的外化成已趋于淘汰,酸污染较轻的内化成开始推广,在化成过程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并通过导气管将气体排出,在排出气体的同时,还带出大量的酸雾,使得环境污染,因为酸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导电性,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发生。
目前对化成产生的酸雾,主要通过大型酸雾净化装置来将酸雾吸入管道,然后通过喷淋再进行中和。但由于酸雾扩散快,很快便弥漫整个生产车间,净化装置无法快速、有效地将酸雾收集,使得生产车间被酸雾污染。
尤其是针对实验室而言,不管是每批次电池出厂初试还是新研制电池都需要送入实验室进行各项性能指标测试,这些测试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酸雾,由于实验室不利于安装系统庞大的净化装置,且对室内环境如温度有所要求,所以需对实验室进行封闭启用空调对温度控制,这样所产生的酸雾很难排放到室外,对实验室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酸雾不仅对人体造成伤害,还会对设备、连接线夹子、厂房等造成腐蚀,酸雾危害巨大,所以必须将其尽可能的减少。
另外,安全阀是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一个重要部件。目前,大多数制造厂在组装过程中都是将单个安全阀与各注酸口一对一配套的使用,如16V电池就每只电池都要8个单只安全阀一一组装,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且易丢失或者漏装,从而影响电池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安全阀,既可以收集蓄电池内化成充电时产生的酸雾,又降低蓄电池组装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蓄电池连体安全阀,包括与安全阀匹配的阀门帽,所述阀门帽顶部通入通气管,相邻的阀门帽的通气管互相连通,通气管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有密封盖。
所述排气口与集气管连通。
所述阀门帽与通气管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阀门帽至少为两个。
所述阀门帽为三个或六个。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将安全阀门帽整合连为一体,降低了组装蓄电池过程中盖安全阀工序的劳动强度,避免了阀门帽易丢失或者漏装等现象,而且安装过程也简单方便。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阀门帽和通气管收集蓄电池内化成充电时产生的酸雾,再排入到带水的收集器中,大量的减少了酸雾的产生,保护环境,避免了酸雾对人体的伤害,以及酸雾对设备的腐蚀,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蓄电池上安全阀相匹配的阀门帽1,阀门帽1的数量根据蓄电池安全阀的数量来定,阀门帽至少有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者六个,在本实施例中,有六个阀门帽1。
在阀门帽1的顶部通入通气管2,相邻的阀门帽1顶部的通气管2互相连通。本实施例中,通气管2呈“日”字形。在通气管2上设有排气口3,排气口3与一根集气管4连通,集气管4的另一端通往带水的收集器中,将气体排出。
阀门帽1与通气管2可以是一次成型的一体化结构,也可以是组装而成。
如果将本实用新型直接作为蓄电池的安全阀使用时,排气口3需要使用一般的带有滤气片的密封盖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1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断路器
- 下一篇:锂离子功率型电池盖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