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觉识别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1255.9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聂晓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瓿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觉 识别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觉识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视觉识别机箱。
背景技术
视觉识别装置是一种对车辆电池位置的识别与精确导航的装置,视觉识别机箱是保护视觉识别系统的外壳,内部的视觉识别装置采用双目立体识别系统,视觉识别机箱为普通单一结构的外壳,该普通单一结构的外壳能放置视觉识别装置,但是仍存在很多缺陷,如壳体只有单层结构,隔热、通风效果不理想,不耐撞击、环境适应能力低、拍照窗口开合不方便,使用范围窄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壳体只有单层结构,隔热、通风效果不理想,不耐撞击、环境适应能力低、拍照窗口开合不方便,使用范围窄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采用了双层壳体结构,通风效果好,耐撞击、环境适应能力强、拍照窗口开合方便,使用范围广的视觉识别机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视觉识别机箱,包括顶板、底座、中间门、后门、帘式门,顶板下部设有中间门,中间门两侧设有前门,前门设有帘式门,后门设有风扇。顶板、底座、中间门、后门、帘式门构成外壳,可将外界水汽与潮湿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风扇可排除多余热空气。
作为优选,前门设有轨道,帘式门通过轨道与前门连接。拍照窗口采用帘型快门式结构,帘式门可上下移动,在保证了开合速度的同时,提供的较高的环境适应能力。
作为优选,帘式门设有防水胶圈。防潮、防水。
作为优选,中间门与后门均设有通风孔。通风除湿。
作为优选,中间门设有LED补光灯。光线不足的时候可补光。
作为优选,顶板左右两端与第一竖侧版、第二竖侧版上部连接,第一竖侧版、第二竖侧版下部内侧与第一底横梁、第二底横梁端部连接,第一底横梁、第二底横梁通过连接孔与底座连接。构成了内壳支架,内壳支架与外壳形成双层壳体结构,隔热性能好。
作为优选,顶板宽度大于底座宽度,第一竖侧版、第二竖侧版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整体外壳与内部设备采用分离式设计,可以避免内部设备被撞击。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顶板下部设有中间门,中间门两侧设有前门,前门设有帘式门,后门设有风扇,前门设有轨道,帘式门通过轨道与前门连接,帘式门设有防水胶圈,中间门与后门均设有通风孔,中间门设有LED补光灯,使其具有双层壳体结构,通风效果好,耐撞击、环境适应能力强、拍照窗口开合方便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视觉识别机箱的外壳结构图。
图2是视觉识别机箱的内壳支架结构图。
图3是底座的结构图。
图4是中间门的结构图。
图5是前门的结构图。
图6是帘式门与轨道连接的放大视图。
图7是后门结构图。
图8是后门侧视图。
图9是后门立体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1—通风孔、2—顶板、3—防水胶圈、4—前门、5—底座、6—LED补光灯、7—中间门、8—第一竖侧版、9—第二竖侧版、10—横向支撑梁、11—第一竖向支撑梁、12—第二竖向支撑梁、13—第一底横梁、14—第二底横梁、15—第三竖向支撑梁、16—后门、17—轨道、18—风扇、19—连接孔、20—走线架固定板、21—帘式门、22—外壳、23—内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9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瓿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瓿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1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外壳
- 下一篇:单片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