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晶炉四循环水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0658.1 | 申请日: | 201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晶石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00 | 分类号: | C30B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7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晶炉四 循环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晶炉四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拉晶炉是加工蓝宝石的主要工具,宝石的提炼要经过超过1000℃的高温,整个高温过程要长达几十小时,所以对于生长室的所有加热部件和电阻直流加热系统的一些热稳定性来说,水冷却是必须的。循环冷却系统通常锅炉采用一个冷却箱,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受热部分单一,而且回流的面积比较局限,液体流动时,只有少部分腔体的液体在循环,从而导致散热不完全。
水冷系统中的水温与流量对蓝宝石的加工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水温最好能够恒温(水温的控制比较难),恒流量(流量的控制设置需要流量计),水温主要是控制热场的梯度,梯度在某个水温、某个流量(流量实际也是单位时间带走热量的快慢)调整好后,如果以上两个量变化了肯定影响热场的梯度,影响晶棒的成型和引起晶棒变形。
水冷系统的正常运转是十分重要的,必须随时保持个冷却部位的水路畅通,不得堵塞。当水温过高时,特别是主炉水温过高或者局面因水垢堵塞造成水温过高,都会影响成晶率,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必须及时排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晶炉四循环水冷却系统。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拉晶炉四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组成包括: 内胆壁,所述的内胆壁与外壳之间形成循环水空腔,在所述的循环水空腔中,围绕所述的内胆壁均匀设置4个分水隔板,由所述的内胆壁、外壳、分水隔板形成四个分水槽,所述的分水槽的下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的分水槽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
所述的拉晶炉四循环水冷却系统,所述的四个分水槽与横隔板连接,所述的横隔板、内胆壁、外壳形成底水槽,所述的底水槽的底端设置有总进水管,所述的底水槽的上端设置有总出水管,所述的内胆壁、外壳上设置有侧法兰,所述的内胆壁、外壳的上部安装有法兰。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循环水冷却,能减少循环面积,有效地提高冷却效果,循环速度快,冷却效果显著,既能满足拉晶炉高温冷却降温的工作特定条件,又使循环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循环使用软化水,即防止水垢又降低了成本,是个好办法,冷却水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这样可以充满整个冷却部位,总水进来后,分配到几个分水器,在分支流入各个冷却部位,最后流入回水汇流器,集中进入总回水,回到循环水池。
本实用新型把整个炉体分为四部分,防止散热不完全,从而避免局部过热现象,提高拉晶炉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图中,1为内胆壁,2为外壳, 4为分水槽,5为进水管,6为出水管,7为横隔板,8为底水槽, 9为总进水管,10为总出水管,11为侧法兰,12为上法兰。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图中,3为分水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拉晶炉四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组成包括: 内胆壁1,所述的内胆壁与外壳2之间形成循环水空腔,在所述的循环水空腔中,围绕所述的内胆壁均匀设置4个分水隔板3,由所述的内胆壁、外壳、分水隔板形成四个分水槽4,所述的分水槽的下端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的分水槽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6。
实施例2:
所述的拉晶炉四循环水冷却系统,所述的四个分水槽与横隔板7连接,所述的横隔板、内胆壁、外壳形成底水槽8,所述的底水槽的底端设置有总进水管9,所述的底水槽的上端设置有总出水管10,所述的内胆壁、外壳上设置有侧法兰11,所述的内胆壁、外壳的上部安装有上法兰12。
所述的拉晶炉四循环水冷却系统,为了保护生长室内的所有加热部件和电阻直流加热系统的一些部件的热稳定性,此循环系统在生长是部件上的水套上配有流量控制器(在入口处)和温度传感器(在出口出),从而很好的控制循环系统中的水温,保证晶体正常形成;并用可拆卸的管子接头进行供排水,这样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拆除水管(水管用多层强化橡胶制成,短期加热达到160℃,过压达到10Bar),为了防止水被固体颗粒污染,还在每个水管的入口处安装细过滤器,以保护流量控制器,这样进入水套的水温就是稳定的,在15℃——20℃,且在生长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晶石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晶石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0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承压式高效光能集热器与储备
- 下一篇:一种双相复合金属阳极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