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的端子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9728.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方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端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蓄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端子槽结构。
背景技术
手工作业到机械化生产是企业革新的必然趋势,电动汽车电池端子是镀锡铜芯浇铸铅基结构,无法放在铸焊底模上进行铸焊,由于镀锡铜芯经过高温铅液浸蚀后,铜芯表面的镀锡层会被破坏,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铜芯上热融的锡层易粘住铸焊底模,导致无法脱模。目前电动汽车电池铸焊是采用过桥极柱铸焊,在端极柱预留空缺位置,通过人工二次装梳模焊接端极柱,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更不利于流水线连续生产。本申请人同日提出“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焊接结构”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为实现改进后的端子结构,需要相应的端子槽与之匹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铅酸蓄电池的端子槽结构,结构简单,方便自动化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能和电池品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铅酸蓄电池的端子槽结构,包括蓄电池的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一侧的两端对称设有正、负极端子槽,所述端子槽内设有端子凹槽和极柱的铅套孔,所述端子槽为两端呈半圆形、中间直线过渡连接的凹槽,所述端子槽靠近电池盖外侧的半圆半径略小于内侧的半圆半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端子槽呈向外展开的喇叭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两个端子槽展开后的夹角为10-90°。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铅套孔内壁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铅套外周所设的环形槽匹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端子凹槽靠近端子槽的内端,铅套孔靠近端子槽的外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槽与本申请人同日提出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焊接结构”相匹配,先铸焊出电池极群上的端极柱,成形的端极柱位于端子槽铅套孔内,此时再将端极柱与铅套、端子的尾部通过机械焊枪烧焊在一起即可,大大方便了焊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铅酸蓄电池的端子槽结构,电池盖2与槽体1通过超音波焊接固定、所述电池盖2一侧的两端对称设有正、负极端子槽3,端子槽3内设有端子凹槽4和极柱6的铅套孔5;端子铜柱41位端子凹槽内,铅套孔5内壁设有环形凸起51,环形凸起51与铅套52外周所设的环形槽匹配。端子凹槽4靠近端子槽3的内端,铅套孔5靠近端子槽3的外端。
另外,本实施例中端子槽3所在的平面7低于电池盖2的上表面5mm,端子槽3为两端呈半圆形、中间直线过渡连接的凹槽,其中,靠近电池盖2外侧的半圆半径略小于内侧的半圆半径,端子槽3呈向外展开的喇叭形,两个端子槽3展开后的夹角为1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9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压夹具
- 下一篇:基于色彩可控的多芯片组合式LED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