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保护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8728.X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袁芳;张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愿洁;彭家恩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金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端子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加酸充电时用于防护端子被酸腐蚀的端子保护帽。
背景技术
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给电池加酸充电。在这个加酸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端子非常容易被酸腐蚀,导致外观不良,主要原因,在加酸时,由于加酸管每加完一只电池后需取下,换到下一只电池上去继续加酸,加酸管中残留有酸,在加酸管移动过程中,残留的酸有时会滴下来到电池端子上面,与端子反应导致端子腐蚀。而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由于电池在充电时内部会有大量的气体析出,气体中带有硫酸,当酸气接触到端子上时就会冷凝在表面,这样也会和端子反应造成腐蚀。
针对以上问题,通常状况下都只是在端子上涂凡士林,但这种做法有以下问题:1、端子上的凡士林在受热时就会融化,防酸效果不好;2、在接线过程中端子上的凡士林将会粘在连接线上;3、涂在端子上的凡士林在电池出货时不容易擦掉,影响电池外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保护帽,包括外环,外环包括第一圆周和第二圆周围成的帽檐;外环的第二圆周处有凹部;第二圆周处凹部所围成的空间为内腔;内腔为圆柱形,内腔的直径大于电池盖上的端子的直径,内腔的高度高于电池端子的高度。
电池在加酸前将保护帽盖在端子上面,端子置于保护帽的内腔中。在加酸过程中端子完全被密封在保护帽中,隔绝了与酸的接触,避免了端子被酸腐蚀。本保护帽制作方便,可循环使用,使用本保护帽,不再需要上涂凡士林等防锈剂,保持了电池的外观,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端子保护帽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2中的铅酸蓄电池端子保护帽的结构图;
图3为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端子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的保护帽在充电时与其它部件的连接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铅酸蓄电池端子保护帽,包括外环101,外环包括第一圆周102和第二圆周103围成的帽檐;第二圆周处有凹部。第二圆周处凹部所围成的空间为内腔104;内腔为端子进入保护帽提供空间。内腔为圆柱形,内腔的直径大于电池盖上的端子孔直径,内腔的高度高于电池端子的高度。内腔104的直径即为第二圆周103的直径,第二圆周的直径大于电池盖上的端子的直径。外环101是构成保护帽的最主要的部分,起到隔绝硫酸与端子接触的作用。外环的帽檐防止酸液从四周流进去。但是,外环的帽檐不能太大,避免相邻端子的保护帽碰在一起造成短路。
电池在加酸前,将保护帽盖在端子上面,端子置于内腔104内,然后再对电池进行加酸。端子完全置于保护帽中,隔绝了与酸的接触,防止在加酸时,加酸管从一个电池移动另一电池的过程中,残留酸滴到端子上,与端子反应导致端子腐蚀。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外环301有第一圆周302和第二圆周303围成的帽檐.第二圆周处有凹部,凹部所围成的空间为内腔304;内腔的直径大于电池盖上的端子孔直径,内腔的高度高于电池端子的高度。内腔304底部还设有一个螺栓孔305,螺栓孔为通孔,位于内腔底部中间位置。螺栓孔305的高度小于内腔的高度。
电池在加酸前,将保护帽盖在端子上面,端子置于内腔305内,然后再对电池进行加酸。虽然螺栓孔的设计,使端子顶部仍有加酸管的残留酸滴落的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保护帽保护了端子的其它面,而且螺栓孔的大小有限,残留酸几乎不会通过螺栓孔滴落在端子上。
螺栓孔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端子在保护帽的保护下,连接线仍然能与端子连接。
如附图3所示,端子上部有凹部形成的开口,凹部四周有螺纹。铅酸蓄电池在接线时加酸完成后,不拿走保护帽。电池在充电时,保护帽306仍置于端子上。如图4所示,螺栓307套上垫圈308和连接线309,从螺栓孔中通过,穿过保护帽306,与内腔310中端子形成紧螺纹紧配合,使连接线和端子连接起来,然后对电池进行充电。
充电完成后将保护帽进行冲洗后,待再次循环使用。
保护帽可以用模具进行浇铸铅液制成,保护帽的厚度可按实际需求设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87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连续电芯热冷压整形机
- 下一篇: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