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溶气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5194.5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延军 |
主分类号: | C02F5/02 | 分类号: | C02F5/02;C02F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尹箐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咸***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溶气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中水降硬度处理工艺主要有:(1)离子交换法;(2)膜分离法;(3)石灰纯碱软化法;(4)添加阻垢药剂等。这些处理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离子交换法,处理量较低,且消耗一定的NaCl等原料,使水体中钠离子浓度升高,盐度增加; 2、膜分离法,膜结垢堵塞频繁,处理量下降,水利用率低,且设备投资费用高,动力消耗大;3、石灰纯碱法,药剂消耗量大、沉渣量大,水体中钠离子浓度升高,盐度增加;4、加入阻垢药剂后,对水体引入了其他的污染因子,且阻垢药剂价格昂贵,成本较高。
利用二氧化碳降中水硬度是一种新的处理工艺,其流程简单、经济有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何将二氧化碳与中水进行充分混合、反应成为该工艺的技术核心。目前常用的设施主要为搅拌槽,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该设施密封性不好,造成部分二氧化碳气体溢出,既污染环境,又使二氧化碳的利用率降低;(2)该设施需使用搅拌装置,造成动力消耗增加,运行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中水处理装置二氧化碳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溶气反应装置,其气体利用率高、运行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氧化碳溶气反应装置,其包括一文丘里管、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连通的气体容器、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连通的溶气反应器以及与所述溶气反应器的出口连通的膜过滤器;所述溶气反应器上部设置有一气体循环出口,所述气体循环出口与所述文丘里管连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与一入口泵连通,所述入口泵与一入口缓冲槽连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溶气反应器的出口与一出口缓冲槽连通,所述出口缓冲槽与一出口泵连通,所述出口泵与所述膜过滤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二氧化碳溶气反应装置,有益效果是:
充分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来降低中水硬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装置通过加压溶气,使二氧化碳和中水充分混合,无需使用搅拌等混合装置,减少动力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二氧化碳溶气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文丘里管 2、溶气反应器 3、膜过滤器
4、气体循环出口 5、入口泵 6、入口缓冲槽
7、出口缓冲槽 8、出口泵 9、气体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氧化碳溶气反应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入口缓冲槽6、入口泵5、文丘里管1、气体容器9、溶气反应器2、出口缓冲槽7、出口泵8以及膜过滤器3。其中,入口缓冲槽6与入口泵5连通,入口泵5与文丘里管1的入口连通,文丘里管1出口与溶气反应器2的入口连通,气体容器9与文丘里管1的入口连通,用于加压将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文丘里管1加入到溶气反应器2内,溶气反应器2的出口与出口泵8连通,出口泵8与膜过滤器3连通。
溶气反应器2上部设置有一气体循环出口4,气体循环出口4与文丘里管1连通,溶气反应器2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文丘里管1内,继续进入溶气反应器2反应,从而循环使用二氧化碳气体。
工作时,高硬度水进入入口缓冲槽6内,利用入口泵5将高硬度水抽入文丘里管1内,同时气体容器9 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加压加入到文丘里管1内混合,通过文丘里管1送入溶气反应器2内进行反应,溶气反应器2内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从气体循环出口4进入文丘里管1内再次与高硬度水混合,达到二氧化碳的充分利用,二氧化碳气体与高硬度水充分溶解反应后,使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碳酸盐沉淀物析出后,水经过出口泵8抽入膜过滤器3再次过滤,实现降低水中硬度的目的。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延军,未经王延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5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超滤的直饮水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