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散热双层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2056.1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0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毛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仁仲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56;H03G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散热 双层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向散热双层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市场及资料上出现的一体式综合配电箱主要包括有柜体,设于柜体内的主开关、接线端子、电流表、电压表及电容器。由于柜体内元器件较为繁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若热量无法及时的排出,对柜体内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散热性良好的配电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单向散热双层配电箱,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和背板,所述四个侧板和所述背板形成前面开放的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内还包括隔板,前门封住所述矩形箱体的前面形成长方形配电箱箱体,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其中之一内部设置有风扇,而另一个侧板则设置有与所述风扇对应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左侧板设置有两个风扇,所述右侧板设置有与所述风扇对应的两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隔板位于两个所述风扇上下位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上侧板包括上侧突檐,所述下侧板包括下侧突檐,所述前门上下端与所述上下侧突檐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前门包括有玻璃视窗。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前门包括有开门把手。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前门包括有门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散热双层配电箱具有隔板隔开的双层,每一层上都包括有一个风扇和一个排风孔,因而散热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向散热双层配电箱打开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向散热双层配电箱关闭时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向散热双层配电箱打开时的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单向散热双层配电箱包括有上侧板1、下侧板2、左侧板4和右侧板3,并且四个侧板都为平坦的板材制成,具体的既可以是金属板制成,也可以是塑料板制成。四个侧板构成一个前后通透的矩形框,再加上背板封住该矩形框的后面,则形成一个前面开放的矩形箱体。同时,本实施例中,上侧板1还比左右侧板4和3多突出一段距离形成上侧突檐11,而下侧板2同样比左右侧板4和3多突出一段距离形成下侧突檐21。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左侧板4上包括有两个风扇41,而右侧板3上包括有一排风区31,该排风区31域内设置与风扇41对应的两组开口向下的通风口。上述只是一种设置方式,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风扇41与通风孔32可以对换过来,即风扇41设置在右侧板3,而通风孔32设置在左侧板4。在图1中所显示的情形中,当风扇41朝向该通风口吹气时,风会从配电箱左侧被抽入箱内,然后吹到配电箱右侧的通风孔32排出,达到单向散热的效果。这种排风形式下,冷空气(指箱外的空气,因它较箱内的空气温度要低,因而称为冷空气)不断地从配电箱外的左侧被抽入箱中,而热量则从配电箱内部不断地被风扇41从右侧通风孔32吹出,达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在另外一种通风方式中,风扇41采用排风的方式将配电箱内的热量随箱内的空气从左侧排出,即风扇41将箱内的空气从配电箱左侧抽出,此时配电箱内的压强会减小,因而,该配电箱右侧外部的冷空气会通过通风孔32不断地补充入配电箱内,这样,同样实现了单向散热的良好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四个侧板构成一个前后通透的矩形框中,还包括有一个隔板6,隔板6使得该实施例的配电箱具有双层结构,并且,上述的两个风扇41分别位于隔板6的以上和以下位置,这样,在隔板6隔开的两个空间中,都可以很好地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仁仲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仁仲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2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路灯智能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水平传输用漂浮电力电缆